侗族歌曲怎么唱很多人对这个问题比较感兴趣,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侗族歌曲怎么唱

侗族大歌是一种什么样的歌唱方式

侗族大歌以“众低独高”,复调式多声部合唱为主要演唱方式。
《侗族大歌》,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在中国侗族地区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合声的民间合唱形式。1986年,在法国巴黎金秋艺术节上,贵州从江县小黄村侗族大歌一经亮相,技惊四座,被认为是“清泉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

侗族大歌的演唱特点和基本特征?

侗歌从大角度来说,可分为四种类型:大歌、小歌、礼俗歌和叙事歌。大歌由歌队(最少5人)在特定的公开场合即鼓楼集体演唱(异性歌队之间的公平对唱)的歌种,也是侗族地区各种集体民俗活动的中心内容。侗族大歌按其风格、旋律、内容、演唱方式及民间习惯又分四大类:1、“嘎所”直译为“声音大歌”,这种歌以强调旋律的跌宕、声音的优美为主,一般歌词短少,以显示旋律为主,突出拖腔部分,拖腔部分无具体歌词,只用衬字来炫耀曲调的动听和体现歌队的好嗓音。拖腔时由几个歌手轮流换唱高音,高音之间此起彼伏。低音一般由其他歌手齐唱一个很长的持续音,与高音(领唱部分)形成反差和映衬。“嘎所”有的旋律多模仿自然界的虫鸣鸟叫、小河流水之声,其标题(歌名)常以昆虫鸟兽或季节时令命名,如“嘎俩”《蝉歌》。此外,声音大歌也常以其产生的村寨命名,如《嘎银潭》和《嘎高顺贵州》等,并以其曲型的旋律方式成为特有的地方性标志。2、“嘎嘛”直译为柔声大歌。这是以抒发男女之间情感为主要内容的大歌歌种,可译为抒情大歌,其特点:歌词多,拖腔部分较短,旋律有的缓慢、婉转,有的节奏轻快、活跃,如《装呆傻》等。3、嘎想(伦理大歌),这是一种以劝诫为主要内容的大歌歌种。其音乐旋律起伏不大,主要注重歌词内容的表达,通过歌唱形式来传颂伦理道德,如《父母恩情歌》、《懒汉歌》、《单身歌》等。4、嘎吉(叙事大歌),这类大歌以民间故事情节和人物对话为主要内容,音乐旋律较工整,大多低沉而忧伤。以单人领唱歌词,众人集体在持续低音上唱一个固定衬词为其主要表现方式。这类歌的歌词长、多,典型的“嘎老”曲目多以故事主人翁的名字命名,如《董之歌》、《梁山伯与祝英台之歌》、《美倒之歌》。
侗族大歌之所以享誉海内外,其突出特点是其多声部无伴奏合唱。侗族大歌主要由领唱声部、高声部和低声部构成。“礼俗歌”是在特定民俗和礼仪场面中使用的歌种,往往与大歌的使用形成不可分割的礼俗系统。礼俗歌按不同礼仪功能又分为:拦路歌、祭祀歌、酒歌。“小歌”一般使用在异性的单独交往中,内容以性歌为主。小歌分为:琵琶歌、牛腿琴歌、笛子歌、山歌、流水歌。“叙事歌”自弹自唱或领唱,内容为神话、历史、伦理、婚恋等,并以故事的形式传唱本族经典,根据演唱方法和歌词的不同可分为:叙事歌、琵琶叙事大歌、牛腿琴叙事歌。

侗族大歌分为几个声部?

伺族
(1) 歌曲 伺族以锦屏为界分为南、北两个方言区。两个方言区的音乐风格有很大差异。
A. 北侗
北部地区的民歌有山歌、玩山歌、河边歌、好事歌 ( 酒歌 ) 、伴嫁 歌等等。山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以对唱、互相盘歌的形式进行。玩山歌是青年男女交流思想感情、倾吐爱慕之情的歌。这种歌 曲曲调高亢辽阔、热情奔放、音域较宽、节奏自由而富于变化。好事歌是在酒席上唱的歌 , 曲调各地不尽相同 , 总的说来 , 旋律舒畅 优美。伴嫁歌是姑娘出嫁前一个月或更长的时间里 ,同房族、同寨 子的姑娘陪伴新娘时唱的歌。此外 , 孝歌也有一定特色。
B. 南侗
南部地区保留的侗族传统文化更为完整些 , 因而其音乐也就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这一地区的音乐大致可分为大歌、小歌、礼 俗歌和叙事歌几种。大歌是歌队集体演唱的歌 , 其主要旋律在低 音声部 , 高音声部由歌头的加花变化而成。大歌的结构严谨 , 有较 为固定的曲式。大歌的种类很多 , 主要有鼓楼大歌、叙事大歌、童 声大歌、女声大歌、混声大歌等。多声部无伴奏大歌是侗族最具特 色的音乐形式 , 曾多次出国表演 ,蜚声海外。小歌的内容主要是情 歌。这类歌曲结构短小 , 歌词含蓄深情 , 曲子委婉缠绵 , 大都由青 年男女轻声慢唱。小歌分有乐器伴奏和无乐器伴奏两种。
(2) 乐器
侗族乐器主要有琵琶、牛腿琴、芦笙、侗笛、唢呐、二胡、锣鼓、镲、木叶等。演奏方式有独奏、伴奏和重奏几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