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养河蟹是一种集约经营的方式,它可使水稻少施1次肥料,又可拉加稻谷产量,使蟹、稻获得双丰收。那么,稻田蟹如何养殖?稻田蟹和大闸蟹的区别是什么?稻田蟹怎么做好吃呢?

稻田蟹和大闸蟹的区别 稻田蟹怎么做好吃 稻田蟹怎么养殖

稻田蟹怎么养殖

稻田养蟹是效益较高的一种渔—农综合生产模式。稻棵密集丛生不仅形成螃蟹隐蔽蜕壳的场所,也是其优良的生活栖息环境。不仅可以放养蟹苗,将幼蟹养成蟹种,也能养殖成蟹。1996 年江苏省沭阳县稻田养成蟹,已达水稻亩产500千克、螃蟹30千克的生产水平,每亩收入约 5000元,是常规水稻收入的2-4倍。

1、养蟹稻田准备

养蟹稻田需要防逃设施。田埂要求高60厘米,宽40-50厘米,在田埂上覆双层塑料薄膜即可。也可在稻田四周围起光滑的石棉瓦或聚乙烯网片防逃。进出水口也要装防逃棚。在距田埂3米开挖环沟,养蟹苗、蟹种的环沟宽1米、深0.8米就可。养成蟹环沟宽2-3米、深1米。田中间也要开沟、开溜(蟹塘)。沟宽50-60厘米、深50厘米,养成蟹可加宽到1米、深60厘米。 溜的面积8-10平方米、深1米。沟、溜约占稻田总面积的30%左右。养蟹田以2-3亩为一个养殖单元为宜。

2、苗种放养

培育蟹种每亩放养蟹苗0.5千克。养殖成蟹则每亩可放养个体重为 10-15克的蟹种 1500-2 000只。也可利用当年早繁蟹苗,放到温室里强化培育后,5月再放进稻田,可以缩短养殖周期。

3、蟹的饲养管理

日投喂1-2次,一般上午8-9时和下午4-5时。特别饲养成蟹以傍晚投喂为主,日投饵率为3%-5%。投喂点应在预先设置的食台上或蟹沟两侧的岸边。投喂时要注意检查田埂是否有漏洞,因河蟹有打洞习性,发现漏洞及时堵塞。暴雨时注意防涝、螃蟹的逃逆,干旱季节注意缺水。正常情况下稻田水深保持6-10厘米。为保持水质的清新,要经常换水,6-7月可每周换水1次;8-9月每周换水2-3次;9月以后可每5-10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1/3-1/5。另外饲养期间每隔10天在沟、溜中施1次生石灰,使水呈5-10毫克/升。

稻田蟹和大闸蟹的区别

1、生长环境差异的区别

(1)大闸蟹:大闸蟹大多采用湖水养殖,养螃蟹的方法多为围养、圈养,蟹只能在网内固定范围活动,与外面自然水面环境隔离,后天人工补给能量较多,蟹吃到饲料较少。

(2)稻田蟹:稻田蟹则在养稻田里,运用了“蟹稻共生”的养螃蟹模式,使得稻田里丰富的小鱼虾、水草、微生物等都变成了稻田蟹的饲料,吃起来更健康更有机。

2、外貌体型差异的区别

(1)大闸蟹:“一青二白三黄四金”是大闸蟹的典型特征。青是指青背,大闸蟹的背壳呈青泥色,白是指白肚,贴近塘底的肚呈洁白色,无杂色,无斑点;黄是指黄毛,蟹螯上的须毛和蟹爪上的绒毛均呈,绒毛清爽不带泥;金是指金爪,蟹爪爪尖上呈金,坚实有力。

(2)稻田蟹:颜色黑而发亮,毛长短适中,多为深褐色,由于生活在稻田,长期接触泥土留下水渍显出脐部挂脏,也因温度、气候、养殖等多方面原因稻田蟹个头普遍小于大闸蟹。个头虽然小,但黄满膏肥,肉质鲜嫩,更多了独有的“野”味儿。

3、口感差异的区别

(1)大闸蟹:而生活在湖里的大闸蟹,肉质细嫩且持水力强。口感偏鲜甜,蟹黄则有点像鸭蛋黄,而且会冒油!

(2)稻田蟹:有种特殊的盐碱味道,越正宗的稻田蟹,蟹黄越结实,嚼起来沙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