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宗教文化给地域大众文化浓浓带上重彩,有着极其复杂的历史原因。这种古老而鲜活的社会文化现象把世俗与宗教熔为一体,长期积淀了农民群众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心理态势,并表现为一种世代延续、传承和发展的能力。下面我们就大概的了解一下陕北的宗教文化分布情况吧!
陕北宗教文化给地域大众文化浓浓带上重彩,有着极其复杂的历史原因。这种古老而鲜活的社会文化现象把世俗与宗教熔为一体,长期积淀了农民群众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心理态势,并表现为一种世代延续、传承和发展的能力。具体表现为:
1、庙与会结合,形成牢固的基层组织形式
五千年前后,陕北大地上主要是敬奉与农业文明密切联系的三皇五帝,至今在陕北农村以三皇庙命名的村庄各县都有,三皇庙,庙小会大,庙是一个点,会是多条线连成一大片。陕北人认为黄河中上游人离开了三皇五帝就没有后人,后人都是三皇五帝留下来的。发明农业技术的神农,创造火种与地面建筑的先皇,最值得后人纪念,中土黄帝与四方赤、青、白、黑四帝又都是与各部落的起源有直接关系。最早人们以会的形式祭祀,庙是后世才有的。在陕北人看来会比庙还重要。会以祭坛为重,坛以当天为重,坛在高地,天坛、地坛、农坛都选当地最有风水特征的吉祥之地进行。随着儒、释、道三教合一文化的兴起,庙才逐步产生。北魏时期,依山掘石窟,修庙之风大兴,社祭活动逐步退化。天坛活动演化为农家当院天帝爷的小龛;地坛则演化为山神、土地庙;农坛则演化为打谷场上的献场活动,春耕时的打春牛活动,七月里送常青等活动。
明、清时期,文化娱乐活动促进了走会活动,民间艺术活动与祭神巧妙结合,使庙会活动生命力更加旺盛,强烈地吸引着群众参与宗教文化活动。社会物质生产与文化发展创造了条件,精神世界的进化产生更多需求。敬奉祖先、纪念前贤、歌颂爱国志士与民族英雄,赞美忠臣贤孝之人都是顺理成章的事。这些活动有利于称颂好人好事,训诫不法之徒,强化劝善、积德、养性、修身的精神文明的教育功能,有庙、有会、又有集市,又有文化活动,精神与文化的涵意丰富了,宗教性、世俗性、教化功能、娱乐功能、商贸流通活动熔于一炉,成为了陕北人生活的精神与物质的共同需要,也形成了组织需要。在陕北,庙倒会散了,人们也总是要以新的形式补充这种活动,国运越昌盛,社会越繁荣,人们越愿意搞规模可观的精神与物质混合的,文化与经济交互作用的集会活动。而且,这些活动必须要带上风土人情的特色,否则,群众觉得毫无意思。因而,陕北农村,村村联会,依地理地貌,经济往来,人情关系,文化制约等因素,小至三五个村一会,多至几十个村一会,不入会的村子被人所看不起,认为各方面落后,没有发展潜力。有了会,就要修庙,修什么庙则要看历史是怎样传承的,文化机缘是如何形成的了。 修庙又有一个深刻的文化背景。
2、佛教文化的流布
榆林地处九边重镇,久战之地,稳定内部是治边大员的基本安邦策略之一。武官出征,佛事先行,出征时将士精神饱满,力求平安胜利归来。各营堡内都有寺庙,保宁堡就是首例。官办佛寺在明代成风,戴钦建戴兴寺保留至今;总兵张天禄建延寿寺;官秉忠建官福寺;太师提督王威建东方境;尤世威建西方境;不同年代因种种原因建的榆阳寺(现存凌霄塔)、龙泉寺、寿宁寺、凤鸣寺、香云寺、大兴寺、准提寺、圆觉寺、兴隆寺、天寿寺、洪济寺、普济寺、千佛寺、定慧寺、凌云寺、三教庵、菩萨庵;城外的无量寺、大寺、青云寺、金刚寺、雄山寺等,这些建筑气势宏伟、殿宇崴峨、飞檐斗拱、琉璃瓦兽、雕梁画栋、金壁辉煌,大半城池尽为佛寺所占。钟楼北是禅宗临济宗的势力范围;钟楼南是曹洞宗的势力范围。在榆林四乡佛寺也不少见,至今活动最活跃的有龙眼寺、香严寺、金光寺等;各县分布最密的地区当数佳县,仅以地名命名的就有大佛寺、兴隆寺、金明寺等;神府二县的万佛寺、千佛洞、卧龙寺最为有名;横山的鲍寺、接引寺、祈寺、青风寺至今庙会活动很活跃;靖边的报国寺、报恩寺与子洲的山间小寺又成为幅射的外围;米脂的万佛洞,绥德的石堂寺、立佛寺还有很生动的传说。在各县与道教合为一体的佛教小庙就随处可见了。北魏南北朝时期带有石窟造像特点的传播渐向民间渗透,在陕北大地上文物遗址、寺庙法物、经典文章、摩崖石刻、家庭佛龛、吉祥物加持、度亡经忏法事、古文化秘籍传承、字画挂匾、文化资料等如水入地,四处渗透,佛教文化的熏陶,习染,影响日益加深。最主要的是佛学文化精神的流布。具体可分为。
(1)佛教哲学对知识分子、士大夫学术思想上的影响。
重点是禅学思想对上层社会思维模式与行为模式的影响。学术旨趣重在贯彻"万法融通、互为缘起、天人合一、直指人心、明心见性"的精神。强调哲学行为上的内心知见,内心觉悟与内省修养功夫,体现人间佛教入世的人间化气息,以利于实现佛教精神向民间推进,达到大众现实化,简易生活化的目的。这是禅宗占主流的主要原因。
(2)现实政治对社会单元的教化思想。榆林佛教以家庭为社会单元,佛化家庭为主要目标,先治理家庭,后治理国家。治国理邦、教化先行、改善民风、增进福利、突出人道、稳定边陲要塞,贵在人治精神。一切书香门第、寒家市民,力求家家设佛堂,节节搞拜忏,社会的各个层面,尽以佛教精神激励子孙。写经风俗既可发展文化,又可习染佛学思想。大部分内容涉及伦理、哲学、居住、医药、祭祖、生育、孝道、礼节等内容。一方面利于求得心灵的慰藉向往,祈求平安吉祥,发扬善行,戒除恶行,利于保国安宁;二方面利于启迪智慧,净化人心,生发智慧福德。悟入佛之知见,达到净化人生观、世界观的目的。因而,艺文善书的传阅较为普遍,如《人生宝鉴》,《忠孝良方》等,大量宣传孝亲忠国思想,把报父母恩。国土养育恩,报众生扶助恩提高到了当时精神文明建设的高点,美德风习由此而传递开去,深入一切领域。
(3) 慈悲精神与慈善事业赢得民心,形成慧命道业的永久流布。
慈悲心成为佛法的根本,慈者,为一切众生谋利益,给予利乐;悲者,一切众生苦。个人不能离开家庭、社会、他人而生存;社会不能离开分工协作而发展;人类不能离开平衡健康的生态环境而延续。相互的依存关系必须确立慈悲为其伦理准则和道德规范。菩萨行在社会中提倡实践精神。主要是搞好布恩施惠的社会慈善事业。历来,佛门对赈灾济贫、施药治病、护生戒杀、植树凿井、修桥铺路、兴办义学等公益事业身体力行。死亡是人生的最大痛苦,佛门通过超荐礼仪表示对生命的终极关怀。榆林佛教在明、清以来,实际贯彻如下精神,重视救济贫穷,福利社会。为民施诊,解民痛苦;同时重视劝善止恶,净化人心,辅助德政,研究文化,保护文物,实体传承,弘扬佛法,领导基层,巩固法教。解放前,戴兴寺兴办义学,就是典型一例。正因为有上述精神要点,榆林佛教与民间大众文化融为了一体,虽然经过文革十年动乱的洗劫,但很难在人民的文化血缘中取消精神因子的深刻影响。
3、 道教文化的流布
西北最大的道观白云山,作为一个辐射源,向陕北大地各个山村扩展开来。道教文化直接的支持者是明神宗朱翊钧,敕赐御制《道藏》4726卷是道教文化的总理论资源。陕西布政司也支持北京白云观道士王真寿、张真义等人来主持道教事务。每年农历正月、三月三、四月八、九月九举办传统庙会,人潮似海,商贾云集,盛大的宗教活动与物资交流吸引了中国北方数省人士前来参加庙会活动。白云山神多、神全,诸神荟萃,集于一山,实质上聚集了文化的深刻内涵和巨大魅力。加上社会的、经济的、精神的、道德的、伦理的原因,使道教文化成为有陕北地域特色的集合体。白云山庙会以十二县分会组织为支持点。形成网络形式。各县的分会又是所在县境内各有影响庙会的的集合体。山乡中众多会首代表了当地的宗教文化需求,以点连线,以线连面,又形成了若干网络。这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环境。在这个环境内,民众为了治疾求安,发展生产,兴建庙宇,根据经济实力形成规制和布局。建庙时,要考虑自然之道和人文之道及审美取向,为了搞好阴阳两界的协调, 则建好城隍庙;要发展人口,要求赐子则盖娘娘庙,要风调雨顺就盖龙王庙和三官庙;要发展畜牧业就盖马王庙和牛王庙;要出几个文化人就盖文昌庙;要保证人畜平安,就盖关帝庙;要解放苦难,就盖慈航道人庙(观音庙);要修来世转生之福,就盖十殿阎君庙;要让手工来、商业发展,就盖财神庙;要升天就盖玉皇大帝庙;要修道就盖三清庙;要看病就盖药王庙……总之,根据经济发展实力和当地民众心态来决定。群众心态与布施来源成了重要条件。
陕北群众的心态重点是生存为主的生存文化和生存观念。民间世俗文化圈层的主体就是张扬本土家园意识,服务于生存需要。道教文化适应了这种需要。因而产生了生存信仰。生存信仰解决了文化生存、交往和心理的实践性需要。陕北的环境心态文化中,综合了自然法则、心理因素、文化取值、生存观念,将民间世俗意识与宗教文化意识合而为一,形成了陕北人的一种文化模式。这也是一种陕北人心理扭曲、人格扭曲、生活扭曲的体现。生存信仰为道教文化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陕北文化与世隔绝,封闭、保守,使人们在生存的获取方式上、爱情生活上、家庭婚姻上、谋生文化方面、家庭文化方面、精神生活方面,以及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到要到庙会上道教诸神的签薄子上去探讨未来,六甲生男,行人早归,谋官必达,谋财有成,婚姻早成,官司必胜。田蚕大熟等等。圣意与谋望获得了统一和解释,于是,精神得到了满足,开始了新一轮的面对生活的抗争。
在陕北凡有道教文化色彩的庙会。除了参观集市、交易出产、浏览庙会,主要是借机调剂精神生活,不懈地追求神秘理想,满足精神需要和文化生活需要。因而,形成了道教与多神汇聚的建庙活动遍及大部分山村。
4、儒教文化的流布
孔儒之学与文人组织结构联结,与教育状况相关。儒学集中在城市传播,受官方教育组织的制约,因而,榆林、府谷等城市文庙的建造是一件非常隆重严肃的事。在小学堂,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等,尽为儒学思想;高级学堂,四书五经,八股文章充满课堂,流布方式限制在教育形态方面,主要通过文化人发挥作用。旧知识分子就是一个相等于庙会会长的文化传播者。
5、天主教、基督教与伊斯兰教文化之流布
西方用炮舰政策送来的宗教文化主要是在我区的西三县、佳县、榆林城区传播。由于民族矛盾与民族文化的冲突,不易为陕北广大地区的民众所接受。具体传播情况详见马永生先生所著《基督教在榆林的传播》,这里不详述。伊斯兰教的传播主要在定边县境内,主要与周边文化发生交流形成关联,与居住人口有直接关系。从十九世纪开始,基督教的传播速度慢,很难成为广大群众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但,在建筑艺术、音乐艺术、哲学、伦理学、心理学、美学等学术影响方面为榆林地域文化增加了新的文化色彩。
6.宗教文化与庙会文化的现代状况
庙会文化是陕北地域文化中最特殊的社会形态之一。庙是宗教文化的载体,会是世俗文化的载体,会要有时间的积累,有社会活动的扩展。物质上根据地理环境,原有建筑,重新修庙,增加雕塑、壁画、匾额、碑文,并从省地运回经卷,搜集一些档案文书,力求从恢复文物、保护古迹的角度开始重建。有条件的地方如白云山、黑龙潭等搜集美丽丰富的传说、神话、故事、寓言、典故、诗词歌赋等集书成册,流传民间,体现群众的文化智慧的结晶。更多的是根据当地时俗,集中举办社火,闹庙会秧歌,开展有群众娱乐活动。专业剧团每台唱三至五天大戏,在戏场上大量渗透现代文化,如政法宣传、科技宣传、计划生育宣传、希望工程、甘露工程等等宣传。各地依地方政府的管理水平,各有不同特色。目前,封建迷信庙会色彩。逐步淡化,驱邪治病,占卜算卦逐渐退化,热衷于此种活动的人少了。传统宗教庙会,有教义教规约束,有神职人员和传统礼仪约束的活动越来越少,仅保留在榆林戴兴寺六月十九日活动中和白云山四月八日的活动中,纪念型庙会有新兴的榆林卧云山"永怀阁"、横山古水"怀英阁"、靖边梁镇"思源宫",都是纪念毛主席、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的。祭祀庙会主要是李自成、张献忠、韩世忠、余太君、李真人等。大量的是文化经贸庙会,主要是利用集会开发本地经济、扩大文化资源的影响,经贸为主、旅游为辅,接亲眷、邀朋友、叙亲情、找对象、洽谈生意是主要内容。贸易市场正在改变庙会文化的性质,经贸功能的兴盛正在取代庙会传统文化的性质。有文化知识的人开始了对传统文化积淀浓度的开掘,指导人们从图吉祥、保平安、求富裕的寄托心理向科学技术新视野转移。一些研成果指导人们将尊崇神灵的心理向欣赏古文化精华的方面转移;现代文明的涌入强烈地冲淡了人们的宗教心理和迷信心理,强化了人们的娱乐、旅游心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宏观引导,全面管理水平的提高,将使庙会文化进入一个新的过渡时段。社会各界对庙会文化的多学科综合研究已经上升到了一定水平,科技兴农,科技致富的社会主义价值正在引导人们产生新的生活方式,人们对宗教文化的影响逐步淡化,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和认识正在逐步加深;人们对庙会的内容只有充实新内容,淘汰旧内容,庙会文化的本质正在发生时代变化。榆林地域文化与延安地域文化依地区特点不同,而各有新的变化,在进入21世纪现代文明的时刻,陕北人对黄土文化中人文思想发展过程的研究不会停下来,人民对宇宙和生命现象的理解不定期在加深。人们对未来价值追求中,还不会忘记陕北地域文化中宗教色彩对他们的深刻影响,人们吸取人类文化精神素质精华的认识活动还将继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