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既有市场供求关系和成本上涨推动的合理部分;也有管理机制不完善,同时受国际国内市场原油、煤炭能源紧缺,供应紧张以及生产、运输成本上涨及国家调整了尿素出厂价格等因素影响所致。
农资价格上涨原因分析 农资价格上涨的主要成因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既有市场供求关系和成本上涨推动的合理部分;也有管理机制不完善,同时受国际国内市场原油、煤炭能源紧缺,供应紧张以及生产、运输成本上涨及国家调整了尿素出厂价格等因素影响所致。
(一)基础能源价格的上涨,推动农资价格上涨。
电力、石油、煤炭等能源原材料价格全面上涨,是推动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据统计,2003-2007年,四川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累计上涨35.2%,其中,燃料动力上涨42.4%,比总涨幅高7.2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厂价格累计上涨16.6 %,其中:肥料上涨29.2 %,石油产品上涨76.0%,水上涨16.3%,电上涨15.7%,肥料、石油价格涨幅分别比总涨幅高12.6和59.4个百分点。表明化肥、农药、柴油、农膜等主要农业生产资料的原料购进和出厂价格涨势都比较强劲,种地的人有一句话,说“化肥是粮食的粮食”,在粮食种植的成本中,化肥所占比重超过50%,直接增加了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导致了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走高。
(二)供需矛盾加剧,拉动农资价格上涨。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化肥市场整体需求旺盛,供需矛盾加剧。一是国产化肥出口强劲。美洲和东南亚国家的持续大规模进口,导致国际化肥价格高涨,推动了国内以尿素为代表的化肥出口量的增加和进口量减少,直接导致了国内化肥供求关系的失衡,引发化肥价格的上涨。二是化肥进口量持续下降,尤其是尿素进口持续低迷,由于供求失衡,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需求,导致尿素价格上涨。三是农业生产资料供需变化主要受农业生产投入、产业结构调整及市场突发性变化等因素的影响。“种粮有补贴”给农民带来了新的政策信号和增收预期,以及粮食价格及主要农产品价格普遍上涨,极大地调动了农民投资积极性,对农业生产资料需求增加。
(三)运输成本增大,影响农资价格上涨 。
近年来,国家为缓解铁路运力不足及运输成本压力,上调了铁路货物运输价格,每吨公里提高0.25元;受原油价格的不断上扬,公路运输运价受各种成本因素的影响也在不断上涨;国家进一步规范公路运输,严厉打击运输车辆超载,使原本扭曲的公路货物运输价格恢复性上涨,根据对仁寿县调查发现,每100公里平均耗油成本价格由2007年的146.1元提高到2008年的188.4元,上涨30.0%。油价上涨后每100公里就要多花42.3元的油钱,一年多花的油钱要近万元。运输费用的上涨,加大了农业生产资料销售成本,直接影响其价格上涨。
(四)农资储备制度不健全,增大农资营销成本。
目前,农资产品的经营已基本放开,基本形成了多种市场主体、多种流通渠道共同参与农资经营的格局。但农资市场发育不完善,流通环节过多,储备制度不健全,储备制度和储备手段比较混乱,缺乏科学合理的调度和分配,特别是在农资需求量大的旺季,缺乏对农资生产进行科学调度和强有力的调控手段,致使我国农资产量在并不短缺的情况下却往往失控。缺乏灵活的经营机制和适宜的农资营销网络,不但使农资营销成本较大,而且造成工商、质监部门的监督管理难度加大,制假售假变相抬高农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