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柳腔是山东青岛市独有的一个比较古老的汉族戏曲剧种,在清代中叶产生于即墨西部,形成后流行于胶东一带。《中国地方戏曲集成》载:柳腔是由汉族民间说唱“本肘鼓”演变形成的,又称“老拐调”、“哦嗬”。它和苏北的淮海小戏、山东的五音戏、柳琴戏等有近缘关系。下面本文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即墨柳腔的历史起源以及演唱形式,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发展历史
即墨柳腔是一种古老的戏曲剧种,在清代中叶产生于即墨西部,形成后流行于胶东一带。《中国地方戏曲集成》载:柳腔是由民间说唱“本肘鼓”演变形成的,又称“老拐调”、“哦嗬”。它和苏北的淮海小戏、山东的五音戏、柳琴戏等有近缘关系。据1953年12月即墨县文化馆对柳腔形成过程所做过的调查报告: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受水旱虫灾侵袭,即墨以西各县的民众背井离乡,来即墨乞讨者甚多。他们乞讨时演唱的家乡小调,被当地群众称“周姑子”,也称“肘鼓子”。“本肘鼓”传到即墨后,许多当地群众学唱,学唱最多的地区是即墨西部沽河一带的刘家庄、吕戈庄、挪城、丰享庄等村庄。后来“本肘鼓”与即墨当地的民间小曲、秧歌相互融合,声腔发生了变化,由说唱体逐步演变为演唱体。初期演唱形式比较简单,三五个演员,配乐为一只手鼓、一只手锣或一副呱哒板,化妆的服饰和脸谱也没有严格规定。演唱主要利用农闲时节在集市村镇的街头巷尾,划地为台。这种形式持续了100多年。19世纪后期,受莱阳县“四弦小调”的影响,伴奏采用四弦胡琴配唢呐帮腔。初时因没有乐谱,琴师和演员不能完全协调,演奏之间就只好互相配合往上“溜”,因而被人戏称为“溜腔”。后因“溜”字不雅,定名为“柳腔”。由于柳腔在即墨境内广泛流传,因而人们称即墨为“柳腔之乡”,也称柳腔为“即墨柳腔”。
柳腔作为地方剧种大体形成后,每逢年节庙会,艺人们便临时搭班登台演出。伴奏乐器逐步完善,角色分工越来越细,服饰和脸谱也有了严格要求,流传地区也刘家庄即墨柳腔趋广泛。1900年,即墨西部的刘家庄、七级、移风店、南泉等地,艺人们组织起5个初具规模的柳腔班社,到平度、掖县、莱阳等地巡回演出。20世纪初,艺人们相继去青岛,在台东、四方、沧口等处小戏院里搭班演出。这期间,柳腔演员经过与其他剧种演员同台演出,广泛吸收其它剧种的精华,使柳腔在艺术上日臻成熟。以著名柳腔演员刘森(作廉)、刘嫚(德昌)、刘小(洪石)和刘伶(邦君)搭成的柳腔戏班,被誉为“四喜班”。
建国后,柳腔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即墨县于1956年成立了专业的“即墨柳腔剧团”。经新老艺术工作者发掘、整理和创新,使柳腔不论在演出剧目,还是唱腔板式、音乐伴奏与曲牌上,都达到了空前完美的程度,同时,也迎来了柳腔艺术事业发展的鼎盛时期。1959年,青岛市柳腔剧团应邀进京,并三进中南海怀仁堂,向中央领导和戏剧界知名人士及首都人民汇报演出了《割袍》、《赵美蓉观灯》等剧目,获得极大成功,演职人员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毅等的亲切接见和热情鼓励,得到了郭沫若、田汉、老舍、梅兰芳等一大批文化名人的肯定和赞扬。《北京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中国青年报》、《戏剧报》等报刊都发表了评论文章,对柳腔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把柳腔誉为"胶东之花"。从此即墨柳腔这一地方小剧种,以她独特的艺术魅力,扬名全国。原文化部部长黄镇、朱穆之也先后莅临即墨,在观看了柳腔剧团的演出后,高度评价了即墨柳腔的艺术性和观赏性。著名诗人贺敬之在观赏即墨柳腔之后,也即兴写下了"杯接田单饮老洒,醉人乡音听柳腔"的精彩诗句。
演唱形式
柳腔初期的演唱形式简单,所用的乐器也只有一只手锣,一只手鼓和一支竹板。后来受“四弦小调”的影响,开始采用“四弦胡琴儿”伴奏。初用弦乐时,拉与唱不相协调,艺人们就配合着往上溜,因此,被戏称为“溜腔”,后来艺人们觉得不雅,就借用同音字,定名为“柳腔”。柳腔剧目内容多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传统民间故事,对白运用即墨方言,曲调有欢调、悲调、垛板、慢板、数板、南锣、娃娃腔等板式。唱腔委婉细腻,语言风趣,表演朴实,有着地方色彩和乡土生活气息。表演时配以“四弦胡琴儿”曲调的伴奏下,以及柳腔特有的向上翻高8度或6度的尾音“勾勾腔”。
同名剧团
1954年,以刘作廉为首联合即墨西部的柳腔艺人组成了“即墨民艺柳腔剧团”,于蓝村大众剧院和县城新艺剧院演出。1956年转为集体所有制的专业剧团,改名为“即墨县柳腔剧团”。
1950年艺人张秀云等在青岛成立“金星柳腔剧团”,1959年6月改为“青岛市柳腔剧团”。1954年8月,在山东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柳腔传统剧目《寻工夫》获优秀剧本奖,柳腔演员张喜云获优秀演出奖。1959年11月,青岛市柳腔剧团晋京演出,三进中南海汇报演出了《赵美蓉观灯》《割袍》等传统剧目。柳腔发展成为知名全国的剧种,进入了全盛期。
1966年“文革”开始后,专业柳腔剧团被撤销,业余柳腔剧团也随之解散。1976年10月,即墨柳腔剧团重新组建,成为柳腔仅有的专业演出团体,被文化部列入“天下第一团”。 1984年,青岛电视台录制柳腔电视戏曲片《王三卖鱼》,获1985年首届中国戏曲电视片“鹰象奖”二等奖。1989年1月,即墨柳腔剧团再度进京,演出了大型现代戏《恩爱之间》,深受首都观众欢迎。2002年,即墨市文化局编印了《即墨柳腔选粹》,收录了20余个柳腔剧目,同时出版了VCD光盘,录制了部分柳腔传统剧目。
20世纪20年代开始,柳腔受其他剧种影响,与当地民间武术结合,也开始演武戏,出现了刀马旦、武生等行当,逐步形成了程式化的武打套路。柳腔剧目相当丰富,现共有传统剧目120余个,移植剧目80余个,现代剧目40余个。主要传统剧目有四大京(《东京》《西京》《南京》《北京》),八大记(《罗衫记》《绣鞋记》《玉杯记》《金簪记》《风筝记》《钥匙记》《丝兰记》《火龙记》)等;移植剧目有《逼婚记》《秦香莲》《打金枝》《宝莲灯》《凤还巢》等。
其它信息
刘家庄镇位于即墨市西北部,距即墨市区30公里。西傍大沽河与平度市接界,北临五沽河与莱西市接界,东邻段泊岚镇,南邻移风店镇。居即墨、莱西、平度三市交界处。全镇面积70.6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053公顷。辖28个行政村,总人口30136人。以刘家庄为中心的即墨西北部是山东著名地方剧种柳腔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