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一段话深刻揭示了不同的环境对孩子影响:挑剔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苛刻、敌意中成长的孩子学会争斗、讥讽中成长的孩子学会羞涩、羞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疚、宽容中成长的孩子学会忍让、鼓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信、赞扬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赏……可见,在儿童成长中的家长的每一次行为都对小孩产生了影响。而儿童在学习以及人际关系的相处上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一直让家长头痛不已,可置之不理,处理不恰当,又会影响学生今后的发展道路,这可怎么办呢?

影响儿童健康成长因素有哪些 儿童成长问题有哪些

儿童成长有哪些常见问题

1、对周边环境适应问题

每个人不可能永远都待在同一个地方或者属于自己的小空间内,当自己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时,有些人能尽快的适应这里的环境,而有些人却一直对这个陌生环境保持距离,不愿去适应。这时,就应该注意了。不能适应周边环境的人或群体其实已经患上了心理问题。这些人在患上心理问题后,会产生情绪障碍,注意力不集中等,这时就应该去找心理医生进行治疗。

2、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

每个人都是社会人,作为社会人,就应该要懂得正常的人际交往,从而达到获得朋友和进步的双赢。但一个人一旦缺少正常的人际交往,就会内心苦闷而无法宣泄,这时,出现了这种现象的人也患上了心理疾病。那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现在的人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而家人又忙,对孩子自然出缺乏交流。孩子也不会寻找方法,慢慢地,接触的人越来越少,交往能力也开始下降,不管面对什么以沉默来对待。加上家里的大人对孩子百依百顺,让孩子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就算与别人交往,也是唯我独尊,不会谅解别人;在困难面前,也是知难而退,就造成了儿童的不能学会正常交往。

3、依赖心理

当今的社会,有一部分孩子不管干什么,都需要别的帮助,才能完成。这种类型的小孩是产生了依赖心理。有依赖心理的儿童,主要表现在对环境、家人的依赖,其次表现在有自责倾向。这些表现每时每刻都在危害着儿童的心理健康。他们从小到大都是在身边的人关怀及呵护下长大的,像一些大少爷、大小姐一样,不会做任何事或是做事不熟悉。这些有依赖心理的人,当被家人或他人说几句后,就会感觉没人再爱他,他失去了所有爱。【儿童心理教育】

4、意志障碍

这类儿童的主要表现是意志力薄弱,不论说话、做事都经不起外界的打击。让儿童变成这样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家长历来很重视孩子的安全问题,从小就对孩子付出太多的爱,让呵护变为溺爱。这时的儿童就像温室里的花朵,在学习、活动各方面一遇到暴风雨,就采用逃避的方式,当他们习惯了这种逃避方式后,就会将他们本来就很薄弱的意志力变得更薄弱。于是,这种逃避的方式便变为了长久、严重的心理问题。

5、厌学与逃学问题

据调查,有厌学情绪的儿童占总数的5%—–10%。这些厌学的儿童主要是因为对学习缺乏兴趣,从而成为老师、同学及家长眼中的差生,加上成绩不好,对学习慢慢失去了尚有的一点儿兴趣,成为了厌学。这时的儿童,上课不听讲,不做作业,在上课时间玩东西、看书、东张西望,渐渐地,他们干脆从厌学转变为逃学。这么一个过程,有时足以让一位少年的前途变得一片黑暗。当然,厌学的心理也会发生在优等生身上。这些优等生,由于心理承受力小,一旦别人超过了自己或自己目标未达到,就会产生厌学心理。

6、学习方面的问题

据生理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是一项非常艰苦的脑力劳动。“现在的社会,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没有动力就不会努力,不努力自然会被淘汰”这些话都是当今社会老师及家长认同的观点。而他们谁又能打保票,给孩子这么多压力,不会造成孩子心理上的问题呢?相信对于这个问题,没人敢打保票。其实,现在孩子的心理问题大都是因为学习压力过重才造成的。现在无论是谁,都很看重学生的分数,所以在学习身上多了他们本不该有的负担,加之现在的教学内容比原来难,自然让孩子对于这些不该有的负担有了偏见,也就造成了他们的心理出现了问题。

如何应对儿童成长问题

1、多陪伴,善倾听

随着成长,孩子接触的人和事物明显增加,也开始习惯了集体生活,这个时候,难免孩子的周边环境和内心会受到影响,这是必然的。这就需要家长多一些对孩子的关心,多倾听孩子,是很有必要的。孩子的开心、快乐,或者是和朋友的小矛盾,甚至是心情好不好,遇到什么事没有,这都是孩子想要和家长表达的。

2、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梳理

当孩子的接触面广了以后,孩子的周边环境必然影响孩子的心理,这时候,对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非常有必要的。要告诉他,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孩子的世界很单纯,同时也很容易被周围因素影响,所以需要家长教孩子怎么分辨是非。不要善恶不分,也不要有攀比之风,更要有正确的三观。

3、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

孩子很单纯,大人想事情的方式,往往并不能很好的理解孩子。孩子的内心又会慢慢变得复杂,比如学习,朋友。从一年级到六年级,不仅是一个小学的时期,更是孩子从幼儿期到少年期的转变,最重要的心理建设期就是这段时间,多以家长要格外重视孩子的内心世界。

4、注重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很多家长会很在意孩子在读书时期,考多少分,成绩怎么样,排多少名。而这恰恰成为了孩子学习的压力来源。其实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更重要的是在良性的学习中慢慢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样的习惯养成,是对未来的中学阶段、大学阶段,乃至整个人生都是有很重要的影响的。所以家长要引导孩子,而并非一味地追求分数和排名。

5、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要引导孩子找到真正喜爱的兴趣爱好,而并不是当孩子展现出某一方面的爱好是,去阻止。因为良好的兴趣爱好,不仅可以丰富孩子的课外生活,还可以提升孩子的自信心。

6、增长孩子见识,不“死读书、读死书”

在平时的周末和假期,家长们也必须给孩子安排一定的课外活动,来增长孩子的见识。比如旅游、参观、学习等,新鲜的人和事物,一定可以增长孩子的见识,也能让孩子避免只知道读书,而不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