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话是云南昆明四区的方言的统称,而区别於行政区划上昆明市(地级)的其他区、县方言。昆明话是在明朝初期,以江淮方言为基础,同时吸收了华北方言、以及其他一些江南省份方言特点的汉语方言。那么昆明有哪些发音特点呢?
形成原因
昆明方言与北方方言同出一源。云南的各种方言,一般是以人口占多数的某地区移民的方言为主体,吸收其他地区移民的方言以及当地世居居民的语言而逐步形成的。需要指出,这里的“世居居民的语言”是少数民族语言。此外,还受到地理环境、历史沿革、行政区划等因素的影响。昆明方言也是这样,其形成主要与昆明汉族人口的来源和构成有关。
1、昆明汉族人口的来源和构成
昆明地区所在的滇中一带,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远在3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滇池周围就有人类居住。公元前3世纪初,庄入滇,在今天的晋城附近建立了滇王国,这是内地汉族(主要是楚民族)第一次向滇池地区移民。继庄之后,则有汉晋时期汉族大规模的移入。
汉代进入益州郡的汉族人口有以下几类:①官吏、郡兵及仆从;②民工商贾;③屯兵、罪犯;④散兵游卒;⑤难民。昆明汉族人口的构成,以历代的省外移民为主,同时也有省内其他地区移人的。
南中大姓来自中原和长江中下游等地区,他们原是汉族,掌握实权后,一方面与当地及周边的“夷”民杂居、通婚,另一方面仍然会与内地亲族保持一定联系。
在元、明时期大量内地的汉族移居云南以前,云南的居民中,除了此前不久才流寓云南的汉族及其子孙算是纯粹的汉族外,在为数众多的彝族、白族等世居民族中,也会有汉族血统的成分。
元代初期外来移民对改变云南的民族构成也有明显的影响。云南的平章政事赛典赤·瞻思丁及其子孙任职期间,从中国内地和中亚细亚等地,携带来许多“北人”、色目人在云南各地屯田戍守,其中,当有留居云南的。以蒙古族来说,当时移入云南的,至今仍有13000多人。回族则更多,云南几乎每个县都有回族,有些市、县,还有回族聚居的村落与街巷。
在整个明代,多次大批移民进入云南。除北方汉族以外,更有相当数量的长江中下游一带的汉族。如:江西、浙江、江苏、安徽、湖北、湖南、南京、四川、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市。今天问起世代居住于云南的汉族,其祖先何时从何地迁来,几乎绝大多数人家都会说是明代跟从沐国公入滇的,原籍是南京应天府的“柳树湾”或“高石坎”。此说流传很普遍。前几年为了修地方志,先后有数批人去南京考察,证实南京昔时确有“柳树湾”这一地名,位置在今中华门内的西部,原明故宫一带地方。那里是昔时的兵营驻地,开赴各地的士兵大都是从那里启程的。据此,则所谓原籍南京“柳树湾”之说,是指军队出发地点而言的,虽不确实,也多少有点根据。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那次统兵征滇的三个将领中,兰玉、沐英都是安徽定远人,傅友德是安徽宿州人,籍贯都在南京附近。三人跟从朱元璋举事,统兵征战几十年,其士兵当以南京一带的江淮地区人为多。
明末清初因避难而流人云南的人口中,亦多来自中原和江南的广大地区。在此前后,陆续进入云南的开矿人家,也以江西、湖广或从川黔辗转来滇者居多。
从清代中期直至现在,云南的汉族人口,究其来源,仍是省外进入的最多。昆明的汉族人口构成也是如此,所不同的只是,进入昆明的汉族,除省外来的以外,还有省内其他地区来的。
2、昆明方言的形成
①汉语主体地位的奠定
在2000年的历史长河里,昆明地区一直与内地有所交往,并且越来越频繁而且密切。立于东汉时期的《孟孝琚碑》,立于晋代的《宝子碑》、《龙颜碑》和立于唐代的《王仁求碑》等碑刻,可以推断,远到东汉,晚到唐代,至少在一些重要城镇的上层人士之中,已以通行汉语,并且使用汉字了。元代初期是云南历史发展上的一个重要时期,第一次设立行省,统属于中央,汉语设为通行的语言。明代初期,大批内地的汉族军民来到云南屯垦开发,汉族人口的数量超过了其他世居民族的数量。
县城和坝区一般是该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各民族的人们都要到这中心来从事各种活动,为便于交际,人们只能使用彼此都懂的“通语”,这对方言的形成所起的作用很大。
②以江淮方言为基础
云南汉族的祖先,大多数是明代洪武后期从内地陆续迁移来的。其中,以江南、江西、湖广、南京一带的人最多,也有相当数量的山西、陕西、河北一带的人,大都是北方方言。这种以安徽、南京一带的江淮方言为基础而又杂有南腔北调的汉语方言,就是昆明方言的源头。据我们考察,属于昆明方言系统和所操语言与昆明方言十分接近的地域相当广阔,人口数量很多,并且其方言相当一致,表明各地居民的来源是比较一致和相近的
③对华北方言的吸收
华北方言对昆明方言有一定的影响,这与官场的活动和文化教育的推行有密切关系。昆明方言对华北方言的吸收,可以从昆明方言的音系、词汇和语法中找到证明。在明代前期,14世纪末年,大学者兰茂于15世纪40年代写出了两部声韵学著作《韵略易通》和《声律发蒙》,归纳出当时的昆明汉语方音,计声母20个,韵部20部等。由此可以看出昆明方言与华北方言的语音是很接近的。并且昆明方言的土语中,保留着元杂剧中所见的大量的词汇和俗语。元杂剧初期的著名作家大多数是大都(今北京)人或山西、河南、山东一带的北方人,他们在元杂剧中使用的语言当是大都一带的方言,在演唱流传中又经过不断地加工提炼。
④受其他一些方言的影响
昆明方言在形成过程中,还受到其他一些方言的影响,如吴方言、赣方言、湘方言等。
词汇特性
1、丰富多彩
昆明的汉族居民来自全国各地,必然带来各地特有的一些事物,汇成许多地域性的名词。其次,昆明地理环境和气候复杂多样,动物、植物品类繁多,因而表示各种动、植物名称的词语也就多。再次,昆明地区少数民族的种类多,有的少数民族有众多的分支和名称,这些少数民族的词语,主要是名词,尤其是地名词语,有一些融入昆明方言。还有,云南与越南、缅甸、老挝、泰国接壤或接近,边民贸易,不分国别,语言也互相吸收,其中有少量词语进入昆明方言。除上述之外,有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昆明方言存留着较多的古词语,特别是元明清时代流行于内地的近代汉语词语。
2、古拙朴实
昆明方言总是属于那个时期普遍流行于中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语言。由于昆明远在西南一隅,境内,尤其是四周崇山峻岭,不便与内地交往,处于隔离状态,因而无论生活习俗和语言,受到的外来影响都极小。这就使得昆明方言的新陈代谢活动较为缓慢。可以肯定,明代的口语词汇中所保留的中古以至上古的词汇必然比清代以来的口语中所保留的古代词汇多。因而,昆明方言保存的古代词汇必然比中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保存的多,特别是较多地保留了元、明时代的词汇。创作于元、明时代以至清代初年的大量的白话戏曲和小说,是用当时普遍通行的北方方言写成的。
3、五方色彩
昆明方言词汇中蓄存着其他一些汉语方言词语,程度不同地带上那些汉语方言的色彩。这里主要以江淮方言和吴方言的词语来说明。在地域上,江淮地区和今吴方言地区是相连的,远在明代初年,很可能这两个地区的语言比较接近;而昆明汉族居民的源头,主要就是明初从这两个地区来的移民。因此,昆明方言词汇中存在着江淮方言和吴方言中的土话俚语。
4、雅达纯净
“雅”含有古朴典雅的意思,昆明方言中保留着大量的古词语,这是构成“雅”的一个因素。加之老昆明人重礼貌,与人交谈常用敬称,日常谈话中有大量的文雅词语。“达”指词语含义清楚,使用恰当,能准确表达思想感情。所谓“纯净”,是指词语中很少有怪异、下流的东西,也不带那种难以入耳的口头禅。至于常用的一些介词、语气词、助词,如“挨”、“改”等,显得有点“土俗”,却无污秽不经的成分。“雅达”和“纯净”在昆明方言的称谓和众多名物的称呼用语中表现得特别突出。
昆明方言词语与普通话词语的比较
1、同义同形
①词素完全不同
词素完全不同,也就是对某种名物、某个概念以及某个虚词,昆明方言和普通话各有各的说法,二者词形完全不同。
如:昆明方言 普通话
番茄 西红柿
蔑帽 斗笠
面糊 腼腆
②部分词素不同
昆明方言 普通话
娘娘 小姑
打失 丢失
赶街 赶集
背锅 驼背
③词素顺序不同
宵夜 夜宵
强勉 勉强
齐整 整齐
2、同形异义
①词义内涵不同
词例 昆明方言词义 普通话词义
白酒 甜白酒 普通烧酒
卵子 睾丸 卵
②词义外延不同
词例 昆明方言词义 普通话词义
辣手 难办、棘手 A、老手
B、难办、棘手
丢 扔 A、扔 B、遗失
③使用频率、感情色彩、对象不同
如抬、端,二者词义有别。而在昆明方言中,多用“抬”字,该用“端”的地方也用“抬”。 [3]
语音特征
1、昆明方言语音的特征:
①低沉、鼻音重、不响亮
②平直、少生动
③舒缓、柔和、少变化
2、个性形成的原因:
①地理环境的影响
地理环境对语音有一定的影响。昆明位于北半球暖温带的云贵高原中心,滨临滇池,平野开阔,夏无酷署,冬不严寒,四时之气,和平如一。因而,昆明方言口音较之于云南其他方言口音,尤为沉缓松弛。
②历史文化的作用
昆明土地广阔,且多为平原沃野,近代的人口却很稀少,谋生是比较容易的。优越的地理环境,人们容易得到温饱,性情较为温和;同时,容易养成疏懒恬退的生活态度。有这样的惰性,作用在语音上,也就形成平直、舒缓、松弛、低沉的诸种个性了。
谚语特点
昆明谚语主要有均衡对称、变化多姿、联系巧妙以及讲求侧重等特点,这些表现形式与思想内容和谐统一,充分显示谚语的艺术魅力。
均衡对称
昆明谚语一般为单句、双句,还有三句或三句以上。双句(包括四句、六句等偶数句)常常运用对偶、对比、回环等修辞方式,使构成形式对仗工整,节奏分明。
1、对偶的谚语
主要是宽式对偶,不受严式对偶的限制,用字和读音都允许相重,带有来自口语的灵活特点。如“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房子怕暗,世间怕乱”、“家中存蛀米,路上有饥人”、“平时肯帮人,急时有人帮”等。
2、对比的谚语
以鲜明的比较来增强说服力,让人们充分认识事物的性质,决定对事物的态度和取舍。有两物对比和一物两面对比两种。如“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越闲越懒,越吃越馋。”等。
3、回环的谚语
采用变换语序的手段,把词语相同而排列次序不同的语言片断紧紧连在一起,内容上表现出两种事物或情景之间的对立统一辩证关系。如“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响水不涨,涨水不响”等。
变化多姿
谚语的表现形式追求均衡对称,但也避免单调、枯燥,主要通过错综和夸张的修辞方式来实现的。
1、错综的谚语
主要分为排比错综谚语和隐现的错综谚语两种。排比错综谚语是运用排比修辞方式,表达事物的因果关系或阐明一个深刻的道理。还有运用数字构成的排比错综谚语。如“文官的讲堂,武官的操场,庄稼人的积水塘”、“居家三不留:粪满不留,人死不留,姑娘大了不留”等。
隐现的错综谚语指一些由两个句子构成的谚语,有的时候一个句子可以不出现,但表述的内容基本不变。如“一个巴掌拍不响,一块青砖难砌墙”、“好花要有绿叶扶,好汉须得众人帮”,这两个谚语实际上是同一内容用两个句子表述,其实可以只用一个句子表述。这种谚语打破了均衡对称的格局,使构成形式参差多变,从而避免了单调、枯燥。
2、夸张的谚语
运用夸张的谚语,由于突出、鲜明地表现某一事物的特点,故意“言过其实”,所以渲染了气氛,启发了联想,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从使用修辞方式看,可分为单一夸张的谚语和兼用夸张的谚语两种。
单一夸张的谚语是不借助于其他修辞方式而直接扩大或缩小夸张的谚语。如“阳宗海无底,昆阳海无边”,阳宗海位于呈贡、宜良等县之间,是我省第二大深水湖,所以夸说“无底”;昆阳海是滇池的别称,面积为全省最大,大观楼长联中称“五百里”,所以夸说“无边”。
兼用夸张的谚语,是借助于比喻、比拟、借代等修辞方式来扩大或缩小夸张的谚语。如“不见棺材不掉泪”,是类比中的一种现象,形象说明不到彻底失败不算完。
联系巧妙
联系是运用语言反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时候,如果联系得合理、自然、特别是巧妙,就能增强语言的感染能力。联系要借助比喻、借代、比拟等修辞方式。如“隔行如隔山”,是比喻的谚语,比喻不了解别的工作情况。如“木工师傅住破楼,绣花姑娘裸肩头;公侯将相楼外楼,太太小姐滚绣球。”“住破楼”、“裸肩头”是用有特征的事物来指代劳动者生活的穷苦;“楼外楼”、“滚绣球”同样是用有特征的事物来指代剥削者生活的奢华。两相对照,更显出贫富之间的悬殊。这是以特征代本体,是借代的谚语。
比拟的谚语多用于说明事理,使抽象的事理具体形象,生动感人。这种谚语分为拟人和拟物两种。“鸡有鸡路,鸭有鸭路”是用动物拟人的方式,说明人各有各的路子,用描写人的词语描写物,使其具有人的言行、精神、品质。拟物的谚语,如“宰相肚里能撑船”,是把宰相的“肚里”比拟为江湖海洋,开阔得可以行船,用来形容肚量大。
讲求侧重
讲求侧重,就是突出重点,在语言表达中,自然、合理、巧妙地突出重点,往往能收到最佳的表达效果。这种谚语具有层递的特点,也就是“渐层美”,能使人们的认识层层深化。如“寇来如梳,兵来如篦,官来如剃”,这是旧时对寇、兵、官抢劫掠夺百姓残酷程度的写照。“梳,指鸡犬不留”、“篦,指更少遗漏”、“剃,指寸草不留”按由轻到重的程度排列,表明百姓受到的祸害越来越惨重。层递谚语还有一种嵌入“一、二、三、四”等的,如“一扒金,二扒银,三扒四扒花形”是指把饭送入口中的动作要雅观,不要扒的太多、大满,象花子一样饿馋等等。
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昆明有哪些传统文化习俗 昆明传统文化大盘点 约你赏滇剧 做风筝
昆明饮食文化特点有哪些 独具特色的昆明饮食文化介绍
昆明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昆明的生活习俗禁忌简述
云南滇剧有什么艺术特点 云南滇剧发展概况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