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剪纸是黑龙江省方正县的汉族传统手工技艺,也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一个地方特色产品。方正剪纸乡土气息浓郁,图案简洁明朗,概括力强,式样繁多,内容丰富,工艺细腻,在创作观念和整体创作上基本打破了陈陈相因的汉族民间剪纸模式范畴,感染力、趣味性强,自然大方,艺术语言更加明朗化,风格日臻完善。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详细的了解一下方正剪纸都有哪些艺术特征吧!

方正剪纸艺术特征盘点 传统手工技艺之方正剪纸艺术文化概述

一.历史渊源

方正剪纸是当地多民族民间剪纸与中原汉民族剪纸在方正黑土地上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产物,其中满族剪纸最具代表性。随着时代的变迁,满族人的萨满宗教文化从形式上逐渐退出方正县地域文化的主流,满族民间剪纸历史留存的资料甚少。但是满族民间文化中简洁、明快、粗犷、热烈和亲自然、近生活的性格特征,却牢牢地浸润着方正这块黑土地,与江河山川融为一体,成为方正地域文化的主要精神内涵,这也是非物质文化的魅力所在。

满族民间剪纸起源于萨满教的巫术。在满族人崇奉诸神的宗教活动中,剪纸是重要的祭祀道具。在他们的宗教文化发展中,神灵造像、人物故事、图腾性质的动植物等,大多是用剪纸方式进行表现的,这些作品由最初的祭祀工具,历经世代的美化创作,被满族人民传承下来,成为东北黑土民俗艺术的组成部分。萨满剪纸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嬷嬷神”。在满族诸多神灵中有160多个嬷嬷,有管儿女婚姻的喜神萨克萨嬷嬷,有管子孙繁衍的欧木娄嬷嬷,也有管进山不迷路的威虎嬷嬷等等。“嬷嬷”作品都是正立面,左右对称,两手下垂,五指分开,五官为阳刻,鼻子三角形,满族装束。其他传说故事中的人物、动物也都是正立面、侧立面造型,线条简洁明快,其剪技粗犷、朴实。人物、动物图案多不打锯齿纹,更没有其他地区剪纸的纤细的锯齿纹,充分反映了满族人民朴实、粗犷的性格特征。

较之满族剪纸,从中原流传到方正县的剪纸题材和表现内容,则多以象征吉祥、美好心愿的四季平安、迎福祈福及神话、历史故事为主,其造型和技法更加复杂、精细化。中原文化深厚的底蕴,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都可用剪纸艺术形式加以表现。将中原文化传入方正的是一群闯关东的人,他们不畏艰辛、思想开放、大胆进取、勇于创新的闯关东精神,恰好与满族原住民的精神风貌有很多相亲相近的共融点,为萨满剪纸与中原剪纸在方正这片自然沃土中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并形成独具地域特色的方正剪纸艺术提供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

二.艺术特征

1、地域性

方正县境内虽山川秀丽,江河交汇,土地肥沃,却气候恶劣。改革开放之前,信息、交通不畅。这些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决定了在这里生活的人民生产劳动、日常生活中的习惯习俗。原居住的满族等少数民族与外来的汉族移民,都必须改变自己原有的习惯习俗,以适应大自然。他们在变化中生存,生存中发展,甚至他们的文化传统、艺术风格、宗教信仰、民族性格都在冲突和融合中适应着演变,最终形成方正特有的地域特征。

2、题材内容

艺术作品之所以有其精神价值,是因为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情之所动,爱之所致。方正剪纸群体中主要是广大妇女,而她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为之动情并付出全部真爱的是她们自己的家庭和劳动生活。因此,方正剪纸的创作题材,绝大多数是反映方正劳动人民的现实生活,表现当地民风民俗的各个侧面。

3、群体性

基于方正县独特的地域与气候特点,漫长的冬季农闲时间,为人们的交流提供了良好的文化空间,进而形成文化群体。长期处于文化匮乏状态的方正县劳动妇女们,都可以坐在炕头儿上,一边拉着家长里短,一边学习、交流女红技艺。而剪纸又是最为简便的民间技艺,甚至满地跑的小孩子都喜欢趴在炕沿儿上,拿起剪刀剪出一个嬷嬷人儿或一串拉拉人儿。久而久之,在方正地域上,剪纸技艺在传承与交流中形成了广泛的创作风气。方正妇女们用剪纸传达着她们对劳动、生活的挚爱,美化着自己的生活。

4、活态流变的传承性

方正县人文、社会的特殊发展历程,使方正人民承袭了不同民族、群体的文化传统。不同的文化在方正这片特殊的土地上相互沟通、相互了解、相互协作、相互融合,逐渐形成方正人民特有的文化精神和情感。黑土地人特有的思维方式、传统价值观念和审美思想,成为方正黑土地文化传承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基因,这种基因是从社会经济、文化变化过程中发展而来的,具有明显的活态流变性,也是方正人民智慧和民间文化精神的血脉。

方正县民间剪纸爱好者依靠传承人口传心授的方式,利用剪纸的表现手段,一代一代传递着特有的传统文化基因,守护着这方黑土地的精神家园。

5、黑土地性格

广袤而肥沃的黑土地如母亲一样,世世代代养育着方正人民。劳动人民也把自己的心血与汗水浇灌在这片黑土地上。来自各地区的各民族人民,都把自己生命的根,深深地植入这片黑土地中,吸吮着黑土地母亲的乳汁,繁衍生息。人与土地融为一体,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和谐。方正人民粗犷、豪放、纯洁、热情和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等性格特征,无一不是在这黑土地中形成的,这种性格特征就是方正文化整体的性格特征,更是方正剪纸艺术的性格特征,是方正剪纸艺术赖以传承与发展的灵魂。

6、技法语言特点

方正剪纸作品的创作步骤:首先用简洁粗犷、略显稚拙的线条,以写意手法剪出作品的主要内容,并将整体空间大胆分割,形成完整、大气的结构布局;再根据需求,以细腻流畅的剪法对局部进行加工,一幅造型大胆、自然灵动、形神兼备的作品便诞生了。与中国画强调的“大胆落墨、细心收拾”有异曲同工之妙。

7、独特的剪刀

方正的剪纸作品,主要为纯手工剪制,剪工精巧堪称一绝,这得益于剪纸艺人们手里拿着的独特剪刀。它们大多是剪纸艺人们自己改制的,这些剪刀经过打磨、整形,更精巧、便利,利于创作中剪法的变化。

三.传承方式

方正剪纸能够从清康熙年间一直延续,是因为其饱含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清新的民间民俗情趣,并且均为纯剪刀制品,秀润隽美、独具神韵。在这个过程中,方正剪纸颇具特色的传承方式起到了重要作用。

据方正县文化馆剪纸艺术馆馆长曲英红介绍,不论是方正县文化馆的骨干作者,还是各个乡镇的业余作者,他们中大多数是从母亲、祖母、外祖母那里学会剪纸的。她就是从母亲那里学会剪纸技艺的。因此,方正剪纸艺术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形成了母女、母子甚至夫妻的共同创作场景。

非家族式传承和组织式传承在方正剪纸技艺流传过程中也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由于非家族式传承和组织式传承的存在,才使得从事剪纸工作的人分布在各个乡镇、各行各业。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涌现出倪秀梅、陈洪霞、赵向荣、林建华等一批优秀的剪纸艺术家。

方正剪纸传承脉络广泛,主要分为家族式传承、非家族式传承和组织式传承。其中,家族式传承为方正剪纸文化的流传发挥了基础性作用。

四.保护措施

方正县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来保护方正剪纸文化。如继续抢救整理原生态方正剪纸,挖掘原创作品,汇编成书,以便传承;挖掘不同谱系传人,使不同形态、不同风格的剪纸完整传承;广泛发动省内外及国内外的方正剪纸艺人、民间艺人以及艺术家,继续开展方正剪纸研究,举办各类学术研讨会,并打算向国家申请师资力量培训方正县的剪纸工作者;加强和充实方正剪纸的专业组织机构,使之具有培训、研究、示范和辅导功能。2004年,方正县将剪纸技法按照义务教育要求编订成教材,在该县实验小学三年级到五年级开设剪纸课。2010年,初中教材也已经成型。

民间艺术家们也对剪纸技艺进行了与时俱进的改良。中国美术家协会黑龙江分会会员的郭艳萍在传承单色、染色、套色等的剪纸样式下又匠心独运地创造了“双面贴”样式,深受群众喜爱。在方正县,许多剪纸爱好者会应市场需求创作许多作品。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方正剪纸代表性传承人倪秀梅就以2009年大冬会吉祥物“冬冬”及12个运动项目为内容和题材设计出了一套邮票纪念册,受到了市场的热捧。

在方正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凭着对剪纸艺术的热爱,在总人口22万的方正县,剪纸爱好者竟有1万多人,其中年龄最大的有80多岁,最小的幼儿园还没毕业。在郭艳萍剪纸艺术培训班,11岁的剪纸学员凌菁菁等正在剪制的《明镜高悬》、《清正廉洁》、《大爱无疆》等作品形象生动、引人关注。

以倪秀梅、陈洪霞、郭艳萍为代表的方正剪纸艺术家的作品多次获奖,并被中国美术馆、民族文化宫、华夏剪纸博物馆等永久收藏;倪秀梅还曾赴加拿大、美国、俄罗斯、瑞典、日本、韩国等国交流访问;方正县文化馆馆长徐光东以其多年的剪纸经验,发表多篇相关论文,为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打下理论基础。

相关推荐:

黑龙江传统习俗文化知识大全 约你看冰雪大世界 赏二人转 识黑龙江文化

黑龙江饮食文化特点 独具特色的黑龙江饮食文化介绍

黑龙江方言有哪些特点 黑龙江方言特色介绍 黑龙江地方言概述

黑龙江结婚风俗流程有哪些 黑龙江结婚风俗文化介绍

黑龙江有哪些特色节庆活动 黑龙江的特色传统节日习俗大全

独居魅力的冰雕艺术文化概况 冰雕艺术起源介绍

东北秧歌有什么特点 东北秧歌历史起源及特点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