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豆整理了新疆历史名人介绍,分别是鸠摩罗什、白山布·杜南拜、额敏和卓、鲁明善、阿曼尼莎罕、马赫穆德·喀什、乾隆容妃、张凤九、阿鲁浑萨理、铁木耳,一起来看新疆十大历史人物吧。
白山布·杜南拜
白山布·杜南拜(1803—1872),民族英雄,新疆布尔津克烈部落人,著名的哈萨克诗人和民间音乐家,冬不拉弹奏曲的创始人。当年怀抱着一把冬不拉,常年在草原上游历,传播自己创作的音乐,他一生当中共创作了400多首以冬不拉弹唱为主的民间音乐,其中《孤胆英雄》、《矫健的褐马》等著名乐曲至今仍在哈萨克族民间广为传唱。
鲁明善
鲁明善(公元1271~公元1368),名铁柱,维吾尔族,元代杰出的农学家。西域高昌(今新疆吐鲁番东约二十余里的哈拉和卓堡)人。他编纂刊印了《农桑衣食撮要》又名《农桑撮要》、《养民月宜》二卷。约一万五千余字,按“月令”体裁撰写,列有农事二百零八条。按月列举应做之农事,包括农作物、栽培,家畜、家禽饲养,农产品的加工、贮藏等。
鸠摩罗什
鸠摩罗什(Kumārajīva,344-413农历4月13),一译“鸠摩罗什(耆)婆”,略称“罗什”或“什”,意译“童寿”。祖籍天竺,混血,出生于西域龟兹国(今中国新疆库车)。他年少精进,又博闻强记,既通梵语,又娴汉文,佛学造诣极深。博通大乘小乘。精通经藏、律藏、论藏三藏,并能熟练运用,掌控自如,乃三藏法师第一人,与玄奘、不空、真谛并称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位列四大译经家之首,翻译学鼻祖,语言学大师。
额敏和卓
额敏和卓(1694年—1777年),清朝乾隆时期新疆吐鲁番的维吾尔贵族,世居鲁克沁地方。是清朝时期吐鲁番地区的统治者,维吾尔族的民族英雄。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清军西征准噶尔部,进军至吐鲁番,额敏和卓脱离准噶尔部,率众归顺清朝。雍正十年(1732年),为了躲避准噶尔部的报复,他率众东迁甘肃。乾隆二十年(1755年),在随清军西征准噶尔后,于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又随清军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由于立功极多,被封为郡王。
阿曼尼莎罕
阿曼尼莎罕(1534年~1567年),从小爱好民间音乐、赛乃姆和麦西热甫,并对维吾尔古典诗歌有浓厚的兴趣,她自己还擅长写诗、弹琴、唱歌。进入宫廷后,阿曼尼莎罕摆脱宫廷繁杂的礼仪,潜心专研木卡姆,并且萌发了改革木卡姆的想法,阿不都热西提汗知道后,非常高兴并给予她极大的支持。阿曼尼莎罕从小就喜欢读诗,所以她受到了诗歌的影响,这也为她整理十二木卡姆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马赫穆德·喀什
马赫穆德.喀什噶尔(1008--1105)全名伊本·穆罕默德·伊本·侯赛因·马赫穆德·喀什噶尔。维吾尔族。新疆古城喀什噶尔(今喀什市)。中国11世纪维吾尔族著名语言学家、突厥语学家、哲学家。马赫穆德的主要著作还有《突厥语语法精华》,但已失传。他没有写过专门的哲学著作,也没有提出过系统的哲学理论,但是从《突厥语大词典》所表述的格言、谚语、民歌、诗歌片断中,仍可以清楚地看到他是一个杰出的思想家和哲学家。
阿鲁浑萨理
阿鲁浑萨理,畏兀人(今维吾尔族人),元朝初,上书元太祖主张以儒学思想治国,奠定了元朝统治全国的思想基础。会畏兀国王亦都护请于朝,尽归其民,诏许之,遂复西还。精佛氏学。生乞台萨理,袭先业,通经、律、论。业既成,师名之曰万全。至元十二年,入为释教都总统,拜正议大夫、同知总制院事,加资德大夫、统制使。
铁木耳
铁木耳(?-1913年),新疆哈密人,维吾尔族,近代新疆维吾尔农奴起义首领。铁木耳曾经是个木工,早年不堪王府沉重差徭,逃往乌鲁木齐流落街头。后来,他返回家乡,因乐善好义,深受群众爱戴。1912年,在辛亥革命的推动下,铁木耳率领被征入伍的五百名维吾尔青年起义,受到维吾尔人民的热烈拥护。起义队伍发展至数千人,并多次击败前来镇压的政府军。不久,起义队伍被新疆都督杨增新招抚。1913年,铁木耳遇害。
乾隆容妃
容妃,和卓氏,维吾尔族人,传说中的香妃形象的原型。雍正十二年九月十五日出生,乾隆二十五年二月初四日,封和贵人;乾隆二十七年五月二十一日,册封为容嫔;乾隆三十三年十月二十六日,册封为容妃;乾隆五十三年四月十九日薨;乾隆五十三年九月二十五葬于裕陵妃园寝。在乾隆皇帝的40多个后妃中,有一位维吾尔族女子,她就是容妃。
张凤九
张凤九(1882年~1947年),新疆迪化人,在新疆法政学校读书时,因组织秘密团体被追缉,在上海参加同盟会。张凤九在1912年被选为众议院候补议员;1917年任护法国会众议院议员;1928年11月起先后任国民政府立法院第一、二、三、四届立法委员,1947年在南京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