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高碳水高蛋白食品很多人对这个问题比较感兴趣,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高蛋白高碳水低脂肪的食物有哪些
第一类:肉类(包括猪,鸡鸭,牛肉等)。 小贴士:如瘦牛肉,每100克中含蛋白质20.1克;酱牛肉,每100克中含蛋白质32克,红烧牛肉,每100克中含蛋白质25克。 第二类:蛋类小贴士:如鸡蛋,鸡蛋是人类最好的营养来源之一,鸡蛋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及有高生物价值的蛋白质。对人而言,鸡蛋的蛋白质品质最佳,仅次于母乳。据分析,每百克鸡蛋含蛋白质12. 8克,含脂肪十一到十五克。吃鸡蛋也有些注意事项,如忌吃未熟鸡蛋 ,吃完鸡蛋后不要立即饮茶等。 第三类:鱼类 小贴士:孕妇和宝宝吃鱼时要谨慎一些。 第四类:豆类 小贴士:豆类中的大豆的脂肪含量有16%左右35%以上的都是蛋白质,可以加工成豆腐、干豆腐、豆腐皮,而且像红豆,绿豆还可以熬汤喝,口感不错还可以预防疾病哦。 第五类:谷物类。
谷类主要是指禾本科植物的种子。它包括稻米、小麦、玉米等及其他杂粮,比如小米、黑米、荞麦、燕麦、薏仁米、高粱等。
小贴士:比如小麦富含淀粉、蛋白质、脂肪、矿物质、钙、铁、硫胺素、核黄素、烟酸及维生素A等。蛋白质含量10%~20%
哪些食物含高碳水~高蛋白...多的??
我个人感觉长胖要以均衡的补充营养和适量的运动为前提。建议吃些含糖高、低蛋白、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
1、淀粉类食品:
如大米、白面、玉米面、小米、挂面、干粉皮(条)、藕粉等;
2、蔬菜类:
如山药、红署、土豆、芋头、荸荠等;
3、含糖量高的水果:
如鸭梨、桃、橘子、苹果、葡萄、柿子、鲜荔枝、西瓜、鲜枣等。
低脂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的小食品,有哪些?
低脂肪高蛋白食物:
1.禽类肉,牛肉等肉类 2.鱼肉,虾,螃蟹等海鲜类 3.水果,除了牛油果 4.脱脂乳制品 5.蔬菜 6.豆制品 7.谷物类 8.菌类
小食品可以考虑自己烹饪制作,常见的零食制作方式有腌制,炸,煮,烤,风干。
其中炸,烤会带来比较多的脂肪,其余几种都不会额外添加脂肪,只要选择健康烹饪方式制作的低脂肪食物,都属于比较健康。
简单举例:豆腐干,鸭脖,水果干,鸡爪,调味金针菇,牛肉干,鱼片。要注意淀粉含量有时比脂肪对体重有更大影响,选择的时候需要考虑。
身所形体仪态美学,经过ACIC国际认证体系认证,由身所百人导师团队独立自主研发,精心收录改编300+优美动作,拥有体系完善、设计合理、训练科学、独家编创等4大特色,循序渐进简单易学。
围绕“唤醒、重启、蜕变、绽放”4重境界,从形体、仪态、眼神、站姿、坐姿、步态等数十个关键点,开启每个人的360度蜕变,打造最美形体仪态,让每一个爱美、有梦想的女子内外兼修,?学习美,成为美,传播美。
脂肪 蛋白质 碳水化合物食物分类详细点 !高分
1、脂肪含量高的食物
高脂肪的食物有坚果类(花生、芝麻、开心果、核桃、松仁等等),还有动物类皮肉(肥猪肉、猪油、黄油、酥油、植物油等等),还有些油炸食品、面食、点心、蛋糕等等。
低脂肪的食物有水果类(苹果、柠檬等等),蔬菜类(冬瓜、黄瓜、丝瓜、白萝卜、苦瓜、韭菜、绿豆芽、辣椒等等),鸡肉、鱼肉、紫菜、木耳、荷叶茶、醋等等。
植物油:花生油、菜籽油、豆油、葵花籽油、红花油,亚麻油、苏紫油、鱼油。
动物的肉、内脏,各类坚果如核桃仁、杏仁、花生仁、癸花籽仁等,各种豆类如黄豆、红小豆、黑豆等,部分粮食如玉米、高粱、大米、红小豆、小米等。
2、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
含蛋白质多的食物包括:牲畜的奶,如牛奶、羊奶、马奶等;畜肉,如牛、羊、猪肉等;禽肉,如鸡、鸭、鹅、鹌鹑、鸵鸟等;蛋类,如鸡蛋、鸭蛋、鹌鹑蛋等及鱼、虾、蟹等;还有大豆类,包括黄豆、大青豆和黑豆等,其中以黄豆的营养价值最高,它是婴幼儿食品中优质的蛋白质来源;此外像芝麻、瓜子、核桃、杏仁、松子等干果类的蛋白质的含量均较高。
3、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食物
碳水化合物的主要食物来源有:糖类、谷物(如水稻、小麦、玉米、大麦、燕麦、高粱等)、水果(如甘蔗、甜瓜、西瓜、香蕉、葡萄等)、干果类、干豆类、根茎蔬菜类(如胡萝卜、番薯等)等。
扩展资料
计算蛋白质需要量
蛋白质的需要量,因健康状态、年龄、体重等各种因素也会有所不同。身材越高大或年龄越小的人,需要的蛋白质越多。
以下数字是不同年龄的人所需蛋白质的指数:
年龄1—3 4—6 7—10 11—14 15 —18 19以上
指数1.80 1.49 1.21 0.990.880.79
其计算方法为:先找出自己的年龄段指数;再用此指数乘以自己体重(公斤);所得的答案就是您一天所需要的蛋白质克数。
例如:体重50公斤,年龄33岁,其指数是0.79。
0.79×50=39.5克。这就是一天所需要的蛋白质的量。
平均一天之中蛋白质的需要量最少约是45克,也就是一餐大约15克。注意,早餐必须摄取充分的蛋白质。
适用于所有需要补充蛋白质的人群。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工作压力大的都市白领、经常熬夜工作、年长的父母、生长发育期的少年儿童、手术康复者、高血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脂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蛋白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碳水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