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出生后,家长们都会为宝宝接种疫苗,疫苗接种对保护宝宝健康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但是对于接种疫苗,很多父母都存在一些误区。那么孩子打疫苗有哪些误区?为了让宝宝健康的茁壮成长,小编为各位家长梳理了宝宝疫苗接种误区,下面来了解下吧。
宝宝疫苗接种常见误区
误区一:只打免费疫苗,收费疫苗一概不打
预防接种是医学界公认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为安全、经济、有效的手段之一。因此,建议有条件的家长在计划免疫的基础上自费选择更多种类的疫苗,如水痘疫苗、甲肝疫苗、流感疫苗等,多接种,多保护,为宝宝下一份全面的“免疫”保单;或者选择更新升级的疫苗替代计划免疫内疫苗,因为新一代技术使疫苗更安全有效。
误区二:有些疫苗1岁内要打好几针,其实没必要打那么多,打一针就能够保护宝宝
很多疫苗打一次是不够的,有些需要接种几次才能起到牢固的免疫作用(比如无细胞百日咳疫苗,1岁内需要接种3次)。有的疫苗每年都需要接种,以应对不断变化的细菌(比如流感疫苗需要在每年流感季开始前接种)。所以,接种疫苗一定要根据医生的要求进行,不能擅自减少或增加接种的次数。
误区三:疫苗接种后百分百有效
很多人认为孩子接种了疫苗,就一劳永逸,万事大吉,能百分之百防止自己患病,其实这种观点也是不对的。能够患病,除了跟疫苗是否接种成功有关外,还与疫苗所针对病源的多少,变异程度有关。
首先,疫苗能否接种成功,这和疫苗的有效率、受种者自身体质差异有很大大关系,并不是每个孩子接种后就一定产生抗体,但这种失败的几率还是相当小地。
即使接种成功产生了抗体,由于存在病毒变异或者抗体针对性有限,只能说明孩子感染此类疾病的几率降低,并不能说明对该病完全免疫。
此外,有些疫苗还有有效期,如乙肝疫苗的有效期就为3~5年。即使在有效期内,根据疫情的变化也需要进行加强注射。
误区四:如果疫苗无法做到百分百防护,不打也无所谓
有些家长会拒接给孩子接种疫苗,理由就是既然打了也无法百分百防护,所以打不打无所谓。由于一类疫苗是国家强制接种,这些家长拒接为孩子接种的疫苗的现象主要集中在二类疫苗。
中国有句话叫“防患于未然”,用在疫苗接种这事儿上,再准确不过。预防接种是最安全,且性价比最高的预防疾病,残疾以及死亡的方式。预防一种疾病,比不得不去治疗它,承受生活中它带来的后遗症和治疗痛苦要强得多。
误区五:宝宝感冒时不能接种疫苗
很多父母都觉得宝宝感冒时接种疫苗会产生较大的副作用,因此在感冒期间拒绝接种疫苗。其实研究发现,轻微的感冒是不影响疫苗接种的。但如果感冒症状比较严重,甚至还有其他的并发症,如耳朵感染等,暂时不能接种。
当然,接种疫苗会产生一些副作用,比如发热、出疹子、接种处红肿等。但这些反应不常见,即使出现也是正常的,父母不必过于恐慌。接种疫苗后,如果出现荨麻疹、高热到39C以上或出现惊厥等,需要立即就医。
误区六:不按疫苗本的接种时间打疫苗
有些家长因为心疼孩子小,或者听信了不实的谣言,而延迟了给宝宝接种疫苗的时间,但是宝宝出生后身体的抵抗力不高,一些疾病如小儿麻痹、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甲肝、乙肝、麻疹、风疹、腮腺炎、肺炎、脑膜炎等,就成为了威胁宝宝健康的隐患。
如果不及时接种疫苗,让宝宝对这些疾病产生防御力,那么很可能会让宝宝陷入危险中。
所以如果宝宝是符合接种条件的,爸爸妈妈一定要带宝宝按时接种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