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豆整理了陆丰哪里好玩,分别是汕尾市玄武山旅游区、待渡山、桂坑景区、陆丰福山妈祖旅游区、观音岭、甲秀书院、汕尾港、清云山、张威纪念亭、陆城风景区,一起来看广东陆丰十大最好玩的地方吧。

陆丰哪里好玩 广东陆丰十大最好玩的地方

待渡山

待渡山位于陆丰县甲子镇东隅嬴江岸边。待渡山不很高,却满山苍累。山头,天生一块块造型乖巧的大小石头。山坡,一株株不知名的小树,有柑树那么大,枝繁叶茂,婆娑多姿。树木之间,幽径交错,乃文人墨客览胜怀古之处,朋友恋人欢会抒情之所。待渡山又名大胆山。相传南宋景炎元年(1276年),宋都临安失陷,元军追迫,赵罡及其弟两帝在张世杰、陆秀夫等护卫下,从福洲沿海逃至甲子,驻扎此山,意欲东进与文天祥会师,以图东山再起,故此山得名“待渡山”。

陆丰福山妈祖旅游区

福山妈祖旅游区位于陆城的福山山麓、深汕高速公路陆丰路段霞湖出入口,交通便利,地理环境良好。区内的天后宫,背靠福山,面向螺河,依山傍水,风景迷人。天后宫原建在陆城城内,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搬迁至现址,初建时为一小庙,经多次修建,现已扩建成一处有相当规模的古典式庙宇。整个建筑,青砖、红柱、黄瓦,造型古朴,富有中国传统的殿堂建筑特色。

汕尾市玄武山旅游区

玄武山景区,位于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碣石镇玄武路,是汕尾市重要的宗教活动场所,也是汕尾市文化传播的重要地点。景区总面积15万平方米,集元山寺宗教文化旅游、田尾山海底公园海滨旅游于一体,自然环境优美,风景宜人;区内的元山寺历史悠久,以其精美绝伦的建筑工艺、释道汇流的特色、名家的牌匾石刻、美丽动人的传说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

桂坑景区

桂坑景区以山地景观为主,分布在龙潭水库(水库容量1.08亿立方米,集水面积11平方公里)周围,可开发土地面积9.5平方公里。在该景区内,有人字峰山,该山主峰海拔高740米,山峰上的“打鼓潭”泉水自上而泻,川流不息,水质清甜可口,水量充沛,经科研机构多次现地勘察和水元素分析,其结果认定是开发矿泉水的理想泉源,山峰上有奇特的“仙人石”,其传说充满神奇。

观音岭

观音岭位于陆丰市碣石镇北与金厢交界之处,因岭上有观音禅淙堂(水月宫)而得名。岭下海滩长达8km,海中距岸lOOm处水深才1,5m,距岸200m水深2m。沙白、水清、浪小,是一个理想的天然游泳海滩。岭前奇山众多,有周恩来、叶挺同志当年抢渡香港下海处的龙石,汕尾市境内最大的摩岭刻“镇海石”,明钦差大臣成大猷、郑岳山刻“镇海石”,“扬威止水”于镇海石上。该处以“神、海、沙、石”兼备而闻名,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启功先生题“粤东旅游黄金海岸”于石上。

甲秀书院

甲秀书院位于汕尾陆丰市甲子镇北门内。甲秀书院建于明代,历来为粤东文人会萃讲学之所。 至今院内仍保存着不少历代的石碑石刻。解放后,人民政府在此兴办中学,是个出人才的地方,省市的许多干部以及各个行业的许多骨干,都在这里念过书。擎天石位于甲秀书院的侧边,是一巨石,屹立耸拔,凌空而起,大有欲冲霄汉之气概。巨石腰部,长一方榕,盘根错节,郁郁葱葱,生机勃勃。据说面对擎天石练功,能练出擎天的功力,故以后面石练功成为许多人的习惯。擎天石足有五、六丈高,两丈多宽。

张威纪念亭

张威纪念亭位于陆丰市的龙山的龙山中学内。龙山中学是汕尾市一所颇有名气的中学,它始建于清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距今已有250年的历史。龙山中学不仅有悠久的历史,而且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各个历史时期中,我党都在龙山中学进行过许多革命活动。龙山中学校园中有一凉亭,它就是“张威纪念亭”。张威纪念亭是解放后陆丰人民为缅怀革命先烈,把张威同志就义前写遗信的龙山中学内的凉亭修葺一新,命名为“张威纪念亭”。

陆城风景区

陆城(东海镇)是陆丰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陆丰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陆城风景如画,发源于陆河绿色走廊的螺河从城西滚滚奔流入海,其支流东河自陆城中间穿过,龙山宛如一巨龙雄盘城东,城南是浩瀚大海,整座城依山面海,是一座古老而又充满勃勃生机的滨海城市。这里是全国第一个红色政权的诞生地,海陆丰苏维埃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陆丰农会总会就设在六驿的林氏祖祠。中国**的早期领导人彭湃就是陆丰农会的创建人。

汕尾港

汕尾港位于红海湾东北角,口门向西北,水域宽阔,水位较深,东距汕头港119海里,西距香港81海里。该港形成于18世纪40年代,属泻湖型港口,港池在泻湖的咽喉部,整个港区由泻湖(品清湖)、港池、港门外3部分组成,海岸线12.6千米,面积37平方千米(其中泻湖22平方千米,港池3平方千米,港门外12平方千米),是一座集渔业、商业、军事于一体、以渔业为主的综合性港口。主航道水深近十米,载重千吨的轮船可在该港自由进出。2015年汕尾港去年货物吞吐量完成327万吨。

清云山

清云山坐落于粤东陆丰市河西镇夏陇村境内。清云山一般指的是清云山的定光寺,定光寺始建于明崇祯四年(1631),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原名清云寺(又名罗堂庵),清道光十年秋(1830)高僧宽鉴重修。道光中夏(1853)南澳叠石岩黄檗宗传人仁智大师渡海参学时,再三叮嘱门下,务必使宝刹生辉。1928年寺院被毁。1941年,宏慧和尚几经辗转,复入该寺居住,结庐躬耕,恳荒山林,与清云山谛结下荣辱浮沉,废兴与共的不解之缘。1944年,宏慧偕弟子披荆斩棘,衍泥苦筑,修建成一座五间式的庵堂,自耕自养自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