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豆整理了厦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分别是厦门市胡里山炮台、陈嘉庚墓、鼓浪屿近代建筑群、青、白礁慈济宫、集美学村和厦门大学早期建筑、厦门破狱斗争旧址、陈化成墓、鼓浪屿近代建筑群增补点,一起来看厦门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吧。
陈嘉庚墓
在中国福建厦门市集美镇鳌园内。碑南为陈嘉庚墓。墓石构,为龟寿形,墓盖用13块六角形的磨光青石镶成。弧形青石屏壁浮雕陈嘉庚生平事迹图像多幅。墓前建拜亭一座,亭顶画有“飞天”图案。鳌园隶属集美学校委员会,由专门的管理小组负责保护管理。1973 ~1987年,集美校委会对石雕、长廊、纪念碑顶等进行了整修。鳌园原是南浔江的一个小岛,上有“鳌王宫”庙,抗日战争期间,毁于战火。1950年,陈嘉庚为纪念集美解放,在此填海扩屿,兴建鳌园,历时 4年竣工。鳌园占地面积1.23万平方米,建筑宏伟,石雕精美。
青、白礁慈济宫
青、白礁慈济宫分别位于中国东南部福建省的厦门市和漳州台商投资区,是两座保留有宋代(公元960~1279年)至清代(公元1644~1911年)建筑风格的道教宫观建筑。青礁慈济宫又称“东宫”,位于厦门市杏林区海沧镇青礁东鸣岭(原属漳州府海澄县管辖)。白礁慈济宫位于漳州台商投资区角美镇白礁村(原属泉州府同安县管辖),始建于南宋高宗绍兴二十年(公元1150年),是供奉北宋名医吴真人的另一处宫观。青、白礁慈济宫,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建筑类。
厦门市胡里山炮台
胡里山炮台,始建于1891年,位于中国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岛东南海岬突出部,毗邻厦门大学园区,三面环海。炮台总面积7万多平方米,城堡面积2.2万平方米,分为战坪区、兵营区和后山区;炮台结构为半地堡式、半城垣式,具有欧洲风格,历史上被称为“八闽门户、天南锁钥”。胡里山炮台是厦门市重要的旅游景点,也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鼓浪屿近代建筑群
2017年12月2日,鼓浪屿近代建筑群入选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并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福建省厦门市鼓浪屿区。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英国在此设立领事馆后,美、德、法、日等国相继在此建立领事馆。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被迫划租界,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被日本独占,直到1945抗战胜利才得以收回主权。留下许多风格各异的房屋建筑。有古罗马风格及至现代风格,故被喻为“建筑博物馆”。
集美学村和厦门大学早期建筑
集美学村和厦门大学早期建筑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世纪20至50年代建。包括集美学村的尚忠楼群、允恭楼群、南侨楼群、南薰楼群、科学馆、养正楼,以及厦门大学的群贤楼群、芙蓉楼群和建南楼群。仿西洋或中西结合建筑风格。在楼群总体布局上,采用主体突出、对称布局的形式。整个建筑群庄重雄伟、气势宏大。这些建筑完整地反映出陈嘉庚先生近半个世纪校园建筑活动的发展和演变过程。
厦门破狱斗争旧址
厦门破狱斗争旧址,位于思明区思明南路451号。旧址始建于清代乾隆三十年(1765),初为厦门海防同知署关押犯人之所。1912年,厦门设思明县时改为思明县监狱。该址现存监狱部分,左侧的思明县政府建筑已被拆除。现址占地面积800多平方米,除监狱前方之二层楼房被拆建成宿舍外,其余部分基本完整,现存牢房五座,皆为砖木结构双坡布瓦顶平屋。1982年由厦门市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由福建省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化成墓
陈化成墓是国家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在厦门市梧村金榜山麓,坐北朝南,平面呈“风”字形,三合土砖石构筑,龟形坟丘,两翼置石栏板和栏柱,柱首刻火炬或坐狮。坟前置石供桌,正面浮雕麒麟、鹿、鹤等,边饰以卷草纹。墓碑刻:“皇清诰授振威将军,赐谥忠愍陈公,诰封一品夫人,德配曾夫人茔。”墓前竖八角形望柱1对,上刻对联:“俎豆馨香荐忠良而易名两字;粤闽江浙垂功烈而炳节千秋”。近年整修后,墓园面积扩大至700平方米。1992年6月,厦门各界隆重纪念陈化成殉国150周年时,在墓园中央竖立陈化成半身戎装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