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豆整理了涟源各镇经济排名前十,它们有蓝田街道、桥头河镇、枫坪镇、湄江镇、伏口镇、茅塘镇、七星街镇、安平镇、杨市镇,告诉您涟源十大强镇排名的详细信息。

涟源各镇经济排名前十 涟源十大强镇排名

湄江镇

"湄江镇地处湘中腹地的涟源市西北部,_面积138平方公里;东与古镇桥头河、七星街接壤,南与龙塘、安平毗邻,西与古塘相接,北与伏口为邻,全镇分为3个管理区,辖45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总人口5万余人。 湄江交通便利,207国道纵贯南北,安大公路、湄七公路、湄桥公路横穿东西。一纵三横的公路网骨架畅通了湄江的客流和 物流。安大公路、湄七公路和苏家、和平村级公路的相继硬化改造成功,湄桥公路的路面扩宽与改造为湄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 活力,大江口水库环库公路的顺利拉通为库区人民的脱贫致富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湄江境内矿产资源丰富,盛产煤炭、石膏,是涟源市重点产煤乡镇。旅游资源更是得天独厚.九曲湄江玉带轻手扬;东部仙女寨平地起峰,秀丽的湄江风光集山、水、洞、石、崖、坑、涧、泉、湖、瀑、峡、沙滩和绿洲为一体.深厚的梅山文化底蕴使湄江兼具野、奥、趣。古老的梅山文化和独特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众多来湄江观光揽胜的游客。典型的岩溶地貌极具地质科研价值, 现正申报国家地质公园。1992年建镇,1993年批准为省级风景区的湄江,经过1 0余年的开发已初具规模,淡扫蛾眉的深闺静女,散发出迷人的魅力。 进入新世纪的湄江,以资源为依托,抢抓机遇谋发展;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小城镇建设整体推进。作为全省小城镇建设试点镇,湄江实行“城建配套,扩容提质,完善功能,整体规划,内联外引,滚动开发”的方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科学开发利用和保护资源,注重生态环境的综合效益,实现城建载体的有效辐射和旅游业龙头的拉动作用。公益事业建设白手起家,湄江有线电视网已涵盖全镇,35KV配变电站兴建投产和110KV配变电站落户湄江,满足了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需要。湄江中心卫生院综合大楼和风景区医院的兴建,改善了医疗卫生条件,新建邮政大楼和湄塘邮电所的建成营业,移动、联通基站的相继建成,推动湄江通信邮电事业的迅猛发展。湄峰湖湖心岛的开发和圆通寺、罩门庵修复一新,为湄江旅游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湄江宾馆、人和宾馆的相继装修改造和湄水山庄的兴建落成,大大改善了旅游接待条件。湄江自来水厂的建成进一步完善了城镇功能,大力调整学校布局,改善办学条件,办学质量逐步提高,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蓝田街道

蓝田街道(Lantian)距泸州城区2千米,北临长江,南与纳溪区棉花坡乡接壤。辖4个社区、16个行政村。江阳区人民政府蓝田街道办事处成立于2007年12月,是由原蓝田镇撤消乡镇建制而成。全街幅员面积42.99平方千米,辖16个农业行政村,4个社区居委会,118个农业合作社,总人口44322人,其中农业人口23912人。全街财政供给职工(不含教师和离退休人员)共62人,其中公务员34人,事业人员23人,机关工勤人员4人,其它人员1人。有社区干部23人,村干部41人,社干部118人。[1] - 行政区划 区划代码:510502005:~001宪桥社区 ~002牛市坎社区 ~003东升桥社区 ~004特林桥社区 ~199川南矿区居委会 ~201上坝村 ~202下坝村 ~203何家坝村 ~204新华村 ~205五星村 ~206红岩村 ~207杨桥村 ~208梨子园村 ~209红光村 ~210肖湾村 ~211宝珠村 ~212红星村 ~213石岭村 ~214火车村 ~215战斗村 ~216东风村[1] - 建制沿革 1958年由蓝田、忠义、邻玉、前进公社合并建蓝田公社,1962年析出3公社设蓝田镇,1992年前进、忠义2乡并入。位于区境西南部,距市区5千米。境内有金鸡渡码头、泸州长江公路桥,川云、泸合公路过境。1997年,面积48.7平方千米。人口6.2万,辖新华、红岩、五星、农科、梨子园、杨桥、何家坝、下坝、上坝、石岭、东风、战斗、红光、宝珠、红星、新华、火车17个行政村和农场巷、力行路、上工农路、前进路、下工农路、上坝、下坝、交机8个居委会。 2002年,面积42.89平方千米,辖16个农业行政村,3个社区,119个农业合作社。总人口4402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7122万人。 2003年,面积42.89平方千米,辖16个农业行政村,3个社区,119个农业合作社。总人口4508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0090人。 2004年,面积42.99平方千米,辖16个农业行政村,4个社区,119个农业合作社,总人口4402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0344人。 2005年撤镇改设街道。[1] - 农业经济 2008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726万元,农业总产值5505万元,农业增加值完成3297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额795元,达到5504元;年出栏生猪45329头,家禽出栏34.5万只;蔬菜播种面积13260亩,产量31713吨,蚕桑面积1529亩,收入171万元。积极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加强农业科技推广试验。完成石岭集中供水站的建设和低温冰冻灾害重建项目,解决1771人的饮水安全,完成丘陵地区红层找水打水井1897口,建设沼气池150口;在东风村建立水稻肥效试验片1个,推广优质芋头试验田1个;在五星、红岩、新华、宝珠、红星、石岭、东风、红光等村培育国标三级以上优质水稻8000余亩。全面推进林权制度改革工作,11月30日,完成林权证勘界发放工作。认真落实惠农政策,确保农民增产增收。落实水稻粮种补贴面积12895.5亩,争取补贴资金193432.5元;全面完成2008年政策性农业保险任务,承保能繁母猪2044头,育肥猪14303头;完成小春、蔬菜、沼气等农村实用技术培训60余次,培训12257人次。认真开展家电下乡试点工作,全年共补贴各类家电 380件,金额 76848.77元。

杨市镇

涟源市辖镇。1950年属湘乡县十四区,1952年归属涟源县,1958年设东方红公社,1961年为杨家滩镇,1995年太和、快溪乡并入,设杨市镇。位于市境东南部,距市中心22公里,面积117.3公里,人口7.7万。湘黔铁路和双(峰)涟(源)公路过境,设有杨市火车站和汽车站。辖五一、龙山、美山坳、利新、杨市、赛里、团山、马家、仁让、梅林、新建、七甲、谢志、洄水、梧团、永和、永家、龙凼、湖坪、泉溪、金盆、永付团、枧埠、太和、泉河、皮家、双江口、桐梓山、官庄、龙潭、密溪、华中、石家、南冲、檀松、长溪坪、车田垅、陡山、金星、龙付、板桥、湘思、茶亭、砖湾、高山、联盟、快溪、东坪、东元、杉树、白水、高厅、大坳、堤基、小江、谦吉、湄江、朝付、仁丰、龙溪、老桥61个村委会和栗山、建新、中直、南正4个居委会。盛产稻米、柑橘、茶叶。有杜仲、百合等多种野生药材。. 2021年1月,杨市镇入选湖南省2020届文明村镇名单。 2020年11月,杨市镇被授予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 2014年7月,杨市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涟源彭氏宗祠 彭氏宗祠始建于清代,石基砖木青瓦结构,四合院建筑风格,坐北朝南,建筑面积2370.4平方米,风火墙及牌楼式大门突出,纵向中心轴线上有乐楼、主堂、享堂、关公堂,厢房和杂房均衡配置。祠内有碑文和

桥头河镇

"桥头河镇地处涟源北部,东邻龙塘,南界石马山,西连渡头塘,北抵七星街镇,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距市区31公里,距娄底市区25公里。老桥头河镇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是历史上有名的商业古镇。1995年撤区并乡,原株木乡、桂花乡、桥头河镇、石狗乡、区公所合并成桥头河镇。全镇总面积140平方公里,耕地55090.20亩,其中水田31831.6 亩,旱土 23258.60亩,城区规划面积3.4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6平方公里;全镇总人口11万人,非农业人口2万人,占全市人口的十分之一以上,现辖84个村、3个居委会。为娄底市特大乡镇之一。 发展中的桥头河特色鲜明,前景广阔。 矿产资源丰富。历史上的桥头河铸造业相当发达。60年代后,曾是涟邵矿务局桥头河煤矿的主要采煤区。有煤、铁、硅、滑石、石灰石等多种开发价值较高的矿藏。 交通通讯便捷。国道207线、省道华雷线、桥祖线穿境而过,娄涟高等级公路沿境西面延伸,新大桥架通南北,方兴路、桥西路、交通路、桥南路环绕城区,铁路涟钢专用线直达该镇,境内公路通至村组,移动电话普及千家万户。 商贸活动活跃。桥头河素有“小南京”之称,是七星、渡头塘、龙塘、湄江等多个乡镇的重要商品集散地。历史上与宁乡、湘乡、安化商贸交往密切。全镇形成了以城区为中心,向周围乡村辐射的商贸体系。有多个集贸市场和大型蔬菜批发市场。 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土壤中富含硒元素,特别适宜蔬菜生长。因此,种植业特别发达。2002年被列为省九大蔬菜基地和放心菜基地。种植面积3.8万亩,年产蔬菜32万吨以上。销售网点遍布广东、深圳、怀化、娄底等。此外,投资400万的集农业发展、休闲、旅游于一体的农业科技园、蔬菜种子基地、千亩桑蚕基地、四千亩花椒基地等项目蓬勃发展,前景广阔。 民营经济异军突起,工业发展初具规模。全镇已有民营企业40多家,引进的外资企业中,投资上千万的有湖南鸿力化工厂、广东哈奇集团等,投资上百万的有鹏盛木业有限公司,台湾山外山五金制品厂、年加工5万吨的湘中蔬菜加工厂、湘中烟花爆竹有限公司等,占地1400亩的工业科技园已初具规模。 小城镇建设飞速发展。良好的交通条件造就了小城镇的发展。. 桥头河镇特产与美食 桥头河萝卜 桥头河萝卜是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桥头河镇的特产。“桥头河的萝卜一上街,药店老板要收摊;桥头河的萝卜不放油,筷子夹起两头流。”这句俗语在解放前就流行在三湘大地,可见桥头河很著名,所产蔬菜很著名,所产的萝卜……

茅塘镇

涟源市辖镇。1956年建茅塘乡,1958年改东方红公社,1961年改茅塘公社,1984年复改乡,1995年设镇。位于市境南部的省级龙山森林公园龙山风景区山脚下,距市中心34公里,面积55.2平方公里,人口3.25万。辖永福、富溪、马溪、温溪、高山、藕塘、道童、它井、柿香、枫林、大方、茅塘、石校、五峰、水泉、苏庄、福禄、光阳、石门、水碧、阳坪、久施、洞门、石碑、沙河25个村委会和马枫、新城2个居委会。煤炭资源丰富。石门村被定为 ? 娄底地区现代化新农村试验区和省级经济开发区。农业以种植稻、麦、薯类为主。.

枫坪镇

"枫坪镇位于湘中的涟源市中南部,镇政府驻培本堂,湘黔铁路穿境而过,宁涟、双涟公路交汇于此。总面积41.7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5万亩,辖24个行政村,284个村民小组,27880人,机关工作人员138人,其中国家干部83人。共有中小学校13所,在校学生4497人,在职教师222人,拥有现代化的教学条件。镇卫生院共有医务人员67人,医疗设施齐全。全镇共有年产值100万元以上的企业20多家,煤炭资源极为丰富。 近三年来,该镇针对过去计划经济形成的“稻谷加红薯、煤炭加水泥”的单一产业结构模式,努力实践“-”重要思想,按照“-”精神,运用“三化”理念,确定了“一二三四”的产业结构调整总体思路,即“确立调结构、促发展、增收入的指导思想;坚持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和合理调整农业内部结构两者并重的方针;树立西瓜、甘蔗、金秋梨三大品牌;建好肉牛、黑山羊、牲猪品改和养殖、稻田鱼苗繁殖及稻田养鱼四大基地。在行动上做到了“四个统一”,即: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统一种苗采购;统一技术培训;统一资金扶持。到目前为止,全镇共种植优质稻4万亩、杂交玉米6500亩、西瓜3500亩、甘蔗3000亩、栽种金秋梨、美国李、鸡蛋枣、弥猴桃、杨梅、香柚等经果林3000亩,栽种银杏、杜仲、尾生等药材2000亩、油茶林1000亩、牧草2000亩;繁殖木耳、香菇等食用菌50多亩,日产量10吨以上;引进能繁黄母牛1500头,发展良种母猪1300头、黑山羊2000只、稻田鱼苗繁殖及稻田养鱼500亩。新建沼气池800个,发燕尾服“牛沼草”生态农业示范户182户。新增工商户350户,新建洗煤厂5个,焦化厂4个。完成坡改梯1000亩、低产田改造2000亩,修建高标准水渠18000米、田间机耕路3000米;砼化山塘80口,改造涵洞50处;水泥硬化公路12公里。2003年荣获涟源市两个文明建设目标管理三等奖、涟源市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先进单位、涟源市煤炭税费统征工作先进单位、涟源市工业企业服务先进单位、涟源市发展乡镇企业民营经济先进单位、涟源市信访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 2021年4月,娄底市文明办公示2020届娄底市文明村镇,枫坪镇上榜。

伏口镇

"伏口镇位于涟源市西北部,辖62个村,1个居委会,653个组,5.5万人,总面积182.7 km2,有耕地3.6万亩(其中水田2万亩,旱土1.6万亩),有林地面积11万亩。处于新化、安化、宁乡四县市交界之地,商贸流通较为活跃,人员往来较为密切,有“金三角”之称。2003年工农业总产值2.9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0.6亿元,工业总产值2.3亿元),粮食总产量14125吨,人平纯收入1500元,财政可用财力600万元。 伏口镇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储量大、品种多,已探明有煤炭、石膏、锰矿、铅锌、石灰石、黄金、铀等资源,储量最多的是煤炭,达1亿万吨,现年产量60万吨,依托这些资源优势和山区优势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已开办的煤矿有19家,石膏矿1家,锰矿3家,铅锌矿1家,水泥厂1家(年产8.8万吨),农副产品较多,主产一季杂交中稻,盛产花生、黄豆、药材、大、小麦、玉米等,玉米种植面积达1万亩以上,建有肥牛基地、中药材基地、水果基地等生态农业。招商引资如火如荼,梅雁集团已规划在伏口兴办年产30万吨的煤矿2家,长沙天雄公司已与峡口锰矿联营,引进外资兴办农产品深加工已做好可行性论证。 伏口镇交通便利,有国道207线贯穿全镜,伏田公路已立项,将投入2000余万元进行全线改造,实现了村组通公路。伏口镇通讯较为发达,程控电话遍布每一个角落,移动电话随处可用,已筑有6座发射塔;闭路电视网络健全,用电充裕,建有“35”变电站一处,全面完成了农网改造,实现了城乡同网同价;城建规模日益扩大,新开发了伏柏路770米,市场路450米,城区面积由3km2扩大到5km2,城区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伏口镇地大物博,土地肥沃。镇-吴兆龙,镇长龙妙安等一班人正率领全镇人民,依托优势,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按照“主攻高效农业、搞活民营经济、增强基础设施、优化发展环境”的总体工作思路,审时度势,抢抓机遇,深化改革,大胆探索,积极稳妥推进“三化”进程,伏口这块投资热土,正敞开胸怀,热忱欢迎各界人士前来投资兴业,为共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不懈努力。 ". 2014年7月,伏口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罗驭雄故居 罗驭雄故居,原名健园,坐落于伏口镇林家村小宝堂组,紧邻国道207线,与正在建设的二广高速相距约200米。健园始建于1910年,复修于1939年10月,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依山傍水,座西……详情>> 扶田庵古寺 扶田庵古寺古寺位于伏口镇伏口村境内,坐落于伏口镇政府所在地西南面的镇南山半山腰之中,前靠归水河和国道207线以及正准备动工的二广高速,面对狮子山,背依湄江胜地,左邻梅城古镇,右靠涟源新城,始……详情>> 惜字古塔 惜字古塔古塔位于伏口镇大竹村境内,古塔建于清道光年间,系青石构筑,呈惜字形状。古塔高约5米,分为三层,塔基约12平方米,在古塔的正面有清云贵总督罗绕典的亲笔题词,在古塔的各个侧面有石刻雕花,……详情>>

七星街镇

"七星街镇位于涟源市东北部,北抵长沙市宁乡县,东接娄底市娄星区,南邻本市桥头河镇,西毗伏口、湄江两镇。总面积174平方公里,辖七星、湘波、仙洞三个管理区,共58个行政村60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近8万。辖区内驻有湖南洪源机械厂、涟钢田湖轧钢有限公司等国有企业。镇政府驻地七星街(七星村),距娄底、涟源城区分别约40km。镇城区现有面积4.8平方公里,总人口1.8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万(含田湖公司、洪源厂)。 七星街镇系1994年底撤区并乡时由原七星乡、湘波镇、仙洞乡三乡镇组合而成的新的建制镇。2000年,七星街镇被湖南省人民政府确定为全省50个小城镇建设重点镇之一。 全镇农业以种植稻谷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大豆、红薯、茶叶、柑桔等。境内矿藏丰富,是全市主要产煤乡镇之一,全镇共有镇属煤矿9家,年产煤总量近50万吨。此外,已开采的矿藏还有铁、锰、白云石、石灰石等。 全镇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属中低山区,年平均降雨量在1400mm以上。水资源相对丰富,归水河穿境而过,自北向南流经全镇20余个村;全镇共有小II型以上水库9座,大小山塘1500多口,为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提供了可靠的水资源保证。 ".

安平镇

安平镇地处闻名全国的“丝网之乡”安平县中心,是县政府所在地也是全县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辖48个行政村,农业人口49684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120元。 镇党委,政府坚持立足于本镇农业大镇,人力资源大镇的实际情况,下大力气扶持丝网和养殖两大主导产业。经过几年的努力,现已形成本镇的特色产业。2003年全镇社会总产值增加到20.1亿元,大口径财政收入(含国、地两税)突破3000万元。紧紧围绕“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目标,抓调整、抓巩固、抓开发、紧紧围绕“丝网兴镇、生猪富民”着重在调整产业机构、推进农业产业化水平上下功夫。后庄养殖小区、西良养殖技术中心、南张沃奶牛场等规模养殖业实现产值0.26亿元,养殖业产值年均增长6%,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把农业与乡镇企业有机结合起来,吸收民间资金建立了以玉米芯等农产品废料为主要原料的安平县-厂,年就地消化玉米芯1万多吨,带动了周围农户多方面增收。在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同时,安平镇坚持用“两条腿”走路,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特别是千方百计为民营企业发展传统优势产业丝网业创造良好的环境。镇党委、政府充分发挥本镇劳力资源丰富的特点,引导农民立足实际大打丝网牌,2003年全镇个体私营企业及摊点突破3000家,实现销售额13.56亿元,从业人员占到总劳力的40%以上,农业收入的60%以上来自于丝网产业,丝网及其相关产业产值在整个工业中确立了其“三分工业有其二”的支柱地位。全镇通过内引外联,已建立“三资”企业7家;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安平镇交通建设发展迅速,特别是2004年以来,全镇已有83%的行政村通了硬面路;通讯事业快速发展,农村程控电话装机量突破4000户;电力设施日益完善,全镇共安装50千伏安以上变压器300多台;全镇现有耕地8万亩,水浇地占95%,完成了滹沱河南堤加固硬化工程,为农业的旱涝保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教育事业以“两高”为目标,强化对教师队伍的培训提高,同时在各学校建立了语音室、音乐室等九室,安装卫星地面接收站等现代化教学设施,在有条件的小学开展了计算机教学,各项工作均走在了全县前列。 安平镇人民淳朴善良、务实诚信,欢迎国内外客商来这里投资置业。. 2021年10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2021年淘宝镇名单,安平镇榜上有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宝镇,安平镇榜上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