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豆整理了湘潭各镇经济排名前十,它们有壶天镇、中路铺镇、棋梓镇、花石镇、易俗河镇、鹤岭镇、楠竹山镇、乌石镇、白石镇,告诉您湘潭十大强镇排名的详细信息。
花石镇
花石乡位于禹州市西北部,距市区22.5公里,南与顺店相接,北与登封毗邻.全乡面积7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6748亩,辖33个行政村,268个村民组,67911口人,是一个以农业经济繁荣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第三产业迅猛发展的农业大乡。花石乡境内交通便利,许洛路横贯南北,彭花公路穿越东西,已破地动工的禹登铁路、许登高速公路修成后,全乡将形成三横一纵的便利的交通网络。. 2016年12月,花石镇上榜第四批河南省特色景观旅游名镇。 2014年04月,花石镇入选第六批河南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禹州杨氏民居 杨氏民居,位于禹州城西北26.5公里的花石镇白北村,是一组占地两万多平方米的清代古村落,始建于明,2007年被评为省级古村落建筑,同年又被评为国家级古村落建筑。杨氏庄园是明清时期白沙望族杨氏……详情>>
壶天镇
2016年12月,壶天镇入选为第四批美丽宜居村庄示范名单。 2015年7月,壶天镇入选第三批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示范名单。 湘乡市辖镇。1950年置壶天乡,1962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0年建镇。位于市境西北部,面积14.5平方公里,人口4.7万。镇政府驻北风铺。有公路通湘乡、娄底。辖壶中、壶天、龙山、大坪冲、日新、树塘、石狮、同升、潭溪、楠岳坪、大金、谷东、横东、直东、光辉、峡山口、光胜、湘溪、中石、石春、岩江、新坡、山桥、大塘、涧山、石坪、藕塘、金桥、井湾、洪丰、岩龙、岩前、金泉、雄辉、山坪、崇溪、砵塘、五一、石燕、潭桥、杉冲、东段、牌子石、双坪、堆子、石鼓、上新桥、马鞍石、下木、新铺子50个村委会和壶天街、北风铺2个居委会。农业主产稻谷。乡镇企业有石灰厂、副食品加工厂、煤矿。镇内归云、角峰、胜岩、仙迹、石钟、石鼓、石狮、石虎为“湘乡八景”。. 杨树陂蒋氏宗祠 杨树陂蒋氏宗祠位于壶天镇山坪村,建于清咸丰六年(1856年),为湖南境内清代典型宗祠代表建筑。整个建筑现存的38根圆柱,均为洋灰抹面,柱顶均用木构件制成的似西洋风格的构件装饰,墙上有1946
白石镇
白石镇:管辖原白石镇、两河乡及巴营乡的巴岭、黄家、巴营、华岭、盆城5个村所辖行政区域,辖18个村、1个社区,幅员面积149平方千米。镇人民0驻原白石镇长寿河社区。总人口约45000人。 白石镇大部分地方海拔在600米以上,全年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降雨量在1100毫米以上。土壤以黄壤、紫色土为主,呈酸性,特别适合红豆杉生长,有天然红豆杉资源1300多亩,是该县红豆杉I类发展区。白石镇结合本地自然条件,把以红豆杉为主的林业特色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来抓,从2004年开始发展,至2005年底已发展红豆杉2753亩,计划2006年新发展2100亩,至2008年底全镇共发展红豆杉11000亩。白石镇因其特殊的地理条件和已有的红豆杉资源,被重庆市林业局命名为“重庆市红豆杉之乡”,这是该县惟一获此殊荣的乡镇。
中路铺镇
湘潭县辖镇。1953年为中路铺区,1956年置中路铺乡,1958年属火箭公社,1959年改中路铺公社,1985年建镇。镇政府驻茶园湾。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25公里,面积182.3平方公里,人口5.9万。107国道经此。辖凤形山、田垅、中路铺、金银、杨家湾、潭湖、双云、双江坝、碧云、茅塘、柳桥、白泉、傩塘、竹冲、南冲、柱塘、贺塘、火口岭、石狮、上田冲、拗柴、佛祖岭、太平、水口桥、天螺、银泉、荷塘、响古、枧桥、蛇形、桃树、群力、中南、卫星、大湾桥、金石、永红、菱角、中云39个村委会和凤形居委会。乡镇企业有造纸、金属制品、水玻璃等厂和矽砂矿。农业主产稻谷,兼产西瓜、湘莲。菱角村的长塘为语言学家黎锦熙和音乐家黎锦晖的故里。. 2020年11月,中路铺镇被授予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
鹤岭镇
湘潭市雨湖区辖镇。1952年置鹤岭乡,属湘潭县地,1957年改冷水冲镇,1960年设湘潭市锰矿公社,1964年改鹤岭镇,1980年改鹤岭街道,1993年复建镇。位于市郊西北部,距城区13公里,面积6.7平方公里,人口2万。镇政府驻锰城南路。有公路连接320、107国道,铁路专线与京广、湘黔线相连。辖红旗、八角亭、跃进、果沙、白冲、冷水冲6个居委会和七亩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建材、化工、机电、锰制品、塑料等厂。农业主产稻谷。有“中国锰都”之称的湘潭锰矿在境内。.
棋梓镇
2014年7月,棋梓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湘乡市辖镇。1956年置棋梓乡,1962年改公社,1984年建镇。位于市境西南部,面积128.6平方公里,人口5.3万。镇政府驻棋梓桥。湘黔铁路、湘(乡)娄(底)公路过境。辖棋梓、泥溪、坪湖、鹅石、蛇潭、龙江、泽江、峡山、杉坪、河洞、黄岭、坪塘、长元、普安、银塘、小罗、杉山、梅花、新河、明和、烟冲、余庄、和平、南岸、喻坊、荷风、金龙、莲山、白云、炉塘、谷水、大重、向阳33个村委会和棋梓、万罗山、石丁、洞嘉4个居委会。乡镇企业有石灰石、白云石、水泥、化工、陶器等厂。农业主产稻谷、药材、花生、油菜。. 水府旅游区 湖南水府旅游区坐落在湖南省湘乡市棋梓镇,位于韶山、南岳、张家界三大旅游区中心地段,规划面积177.2km2,其中水域面积45km2,库容量5.6亿m3,湘黔电气化复线铁路依区而过,上瑞高速横
易俗河镇
梅林桥镇、易俗河镇成建制合并设立易俗河镇 湘潭县辖镇。县府驻地。1949年置易俗镇,1993年划入易俗河和上马两乡成今境域。位于县境东北部,距湘潭市9公里,面积74平方公里,人口5万。镇政府驻雪松路。107国道经此。辖烟塘、京竹、山塘、青狮、赋江、杨溪埠、樟树、河州、银塘、杉荫、金霞、赤湖、八角、青光、上马、云垅、水竹湾17个村委会和砚井、城塘、牛头岭、花果山、湘江路、水上、百花、赵家洲、吴家巷、南塘、富豪阁、凤形山12个居委会。乡镇企业有机械、化工、造纸、船舶、棉织、皮件等厂。农业主产稻谷,兼产湘莲、棉花、茶叶。赋江村是革命先烈罗亦农的故里。. 2021年10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2021年淘宝镇名单,易俗河镇榜上有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宝镇,易俗河镇榜上有名。 2009年1月,易俗河镇上榜第二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 砚井 砚井位于湘潭市湘潭县易俗河镇,年代为宋。2019年,砚井被批准为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易俗河镇名人 罗亦农 罗亦农(1902——1928)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革命烈士。湖南省湘潭县人, 又名罗觉,1902年5月18日出生于湘潭县易俗河雷公塘一个富裕家庭。7岁入私塾。11岁到湘潭下摄司向家塘晚清秀才、开明人……
楠竹山镇
铁村乡地处南川城北,距主城区16公里,幅员面积57.5平方公里,辖7个行政村46个农业社,有2880户10261人,有耕地面积10873亩,其中田10317亩,土3556亩,平均海拨750米,以浅丘低山槽坝地形为主,气候湿润,适宜农作物生长,盛产水稻、玉米、马铃薯等粮食作物和生姜、茶叶、山芋、蚕桑、蔬菜等经济作物,是重庆市无公害蔬菜生姜基地。 铁村乡由于政府所在地居于铁村坝加上境内盛产磁铁矿而得名,于1954年建乡,1983年属石墙乡管辖, 铁村乡1983年又恢复铁村乡,1992年合并入石墙镇,1998年恢复乡建制。与东城街道、水江镇、石墙镇、丰岩乡毗邻。全乡幅员面积50.3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880亩,森林覆盖率52%,黑溪河横穿全境,有小Ⅱ型水库3座。乡政府所在地距城区16公里。全乡辖7个村,46个农业社,3036户,总人口10397人、常年外出务工2746人。建有党委1个,基层党支部11个,有党员339名,流动党员40名。机关行政编制人员19人,事业编制人员8人(不含教育、卫生系统),工勤编制乡机关人员2人。乡党委有6名委员,平均年龄42岁,女同志2名。 - 乡镇工作 发展 200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150万元,同比增长16%;财政收入完成16.5万元,增长21%;农民人均纯收 铁村乡入4357元,比上年净增1070元。生猪2万头,到2011年达到2.5万头;笋竹5500亩,到2011年达到1万亩;无公害蔬菜5000亩,到2011年达到8000亩。 亮点工作 一是发展无公害蔬菜5000亩,出栏生猪20023头,新发展笋竹1000亩。二是开工建设通村公路7条,22.61公里,已完成路基整治22.61公里,硬化路面11公里,维护整治社道路40公里。 总体思路 坚持围绕瞄准大都市,大城区,大园区,服务大市场,着力发展城郊型经济,认真打造现代农业展示片,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乡村休闲旅游线,加工企业发展区,努力推进和谐铁村建设,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预期目标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800万元,财政收入9.2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5010元。 重点工作 一是围绕一个长廊,两个场镇,五个景点抓好乡村休闲旅游线。二是新发展生姜1000亩,海椒4000亩,优质果园500亩,笋竹2000亩,建成7000亩的笋竹基地乡。三是抓好隆盛特色集镇建设、双河古场建设、水鸭凼特色民居工程。 - 乡镇特色 铁村乡大棚蕃茄生产已有20多年的历史。现有2万个大棚,占地10130万亩,主要分布在东城街道、水江 铁村乡镇、石墙镇、丰岩乡等15个村3441户。每年生产早春茬蕃茄4万吨左右,产值4000万元,纯收入达3000万元,长蕃茄的农户人均增收千元,占全年收入的40%。铁村乡已探索出一套高效的大棚蕃茄接水稻栽培模式,大棚蕃茄成为了广大菜农增收致富渠道。 铁村乡千亩大棚蕃茄栽培模式是:过寒菜──蕃茄──水稻。即上年秋季种菠菜、耐寒菜,在当年1-2月份上市,亩产地菜等2000公斤,经济效益可达600-1000元;上年11月下旬-12月上旬进行蕃茄冷床育苗,2月份定植到大棚,4月上旬上市。6月下旬进行水稻秧苗栽40插,10月初收割,亩产水稻650公斤,产值可达800-1000元,三季合计亩产值5400-7000元。与种麦、油相比,麦子亩产450公斤,油菜亩产200公斤,产值只有400-500元,纯收入只有250-350元,蕃茄亩效益是麦油种植的15-20倍。沙岗四组周其友是大棚蔬菜接水稻最早示范户之一,仅搞3.1亩蕃茄接水稻,纯收入即近2万元。过寒菜、蕃茄、水稻栽培茬口较紧,技术要求高,在技术上要做到统筹兼备,抓住关键。 1、选择适宜土壤:蕃茄对水份十分敏感,在田块选择上,我们必须首先考虑供水,蕃茄田最好靠近水源、电源、交通便利,并建立良好的排灌水系统。其次要注意轮作,最好划片实施3-4年轮作,以减少土壤病菌传播。 2、优化品种组合:大棚蕃茄的前茬蔬菜应以生长期短、耐肥、产量高的蔬菜为宜,如菠菜、耐寒青菜等。蕃茄则应选择耐低温、开花较早、座果节位低,座果率高,早熟丰产,优质,抗逆性强,果型大,单果重150-250克,如西粉一号、三号、苏粉2号、霞粉8901等。后茬水稻则选择耐肥高产品种,如65002、镇稻88、武育粳3号等。 3、合理安排茬口:过寒菜可直播或移栽,但必须在2月上旬前结束。蕃茄在上年11月底前采用冷床育苗播种,2月中、下旬进行旱育秧苗,蕃茄在6月20日前后拆棚腾茬,保证水稻在6月中下旬适时栽插。 4、推广地膜覆盖:地膜覆盖栽培,可比一般大棚提早定植7-10天,上市期提早5天左右,亩产量增加20%。
乌石镇
谢鲁山庄谢鲁山庄谢鲁山庄谢鲁山庄 2014年7月,乌石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乌石镇位于陆川县南部,东与月垌乡及广东省化州市文楼镇交界,南与滩面乡相连,西与博白县三滩镇接壤,北与横山乡、大桥镇及温泉镇相邻。镇政府所在地距县城16公里。镇辖16个村委会,一个街委会,42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8万多人,总面积128.1平方公里。乌石镇地形属丘陵地带,气候温和,雨量充足,资源丰富。全镇有耕地面积39410亩,宜林山地112189亩,有林面积91889亩。境内有大小河流4条,主要河流九洲江穿境而过。乌石镇盛产木材、八角、淮山、果蔗、荔枝、龙眼、菠萝、柑橙、香蕉、西瓜、黄榄、芒果等。养殖品种主要有陆川猪、龙宝猪、三黄鸡、北海鹅。风味小吃有白切猪脚、白切鸡、鹅等。已探明的矿产有铁、石英石、滑石、花岗石、钛、陶瓷泥、河砂等;企业主要产品有陶瓷、花纸、酱油、刀具、机电、铸件、家私、红砖等。乌石镇还是远近闻名的优质谷制种基地,每年向区内外提供优质谷种子200多万斤。乌石镇处于两广三县(市)九乡(镇)交界处,黎湛铁路复线、马盘二级公路横贯该镇,交通十分便利。2001年被自治区确定为广西重点建设镇,目前圩镇面积2.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000多人,基础设施比较完善,镇内建有农贸市场、工业品批发市场、家?h一条街、牛街、猪苗市场。镇内有高完中一所、初中2所、小学17所,建有设施比较完善的镇中心卫生院一所。乌石镇为两广三县(市)九乡镇商品集散地,商贸繁荣,年商品交易额达3亿元以上。乡镇企业基础较好,目前有大小企业1600多家,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汽车运输、旅游、饮食服务等第三产业方兴未艾,文化体育、邮电通讯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乌石镇是桂东南起义发源地之一,属革命老区。境内的谢鲁山庄是全国“四大名庄”之一,又号称“岭南第一庄”,属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是闻名遐尔的旅游胜地。. 玉林谢鲁山庄 谢鲁山庄是广西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陆川县城南部26公里乌石镇谢鲁村,占地400亩,庄内亭台楼阁,回廊曲径,依山构筑。所有房屋建筑均为砖墙瓦顶,保持着浓郁的乡风民俗。著名作家朱千华先生在其园林 陆川谢鲁温泉休闲景区 谢鲁山庄风景区是广西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陆川县西南24公里的乌石镇谢鲁村。始建于1921年,历时7年建成,占地400亩,庄内亭台楼阁,回廊曲径,依山构筑。所有房屋建筑均为砖墙瓦顶,保持着浓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