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豆整理了洪湖各镇经济排名前十,它们有万全镇、黄家口镇、沙口镇、峰口镇、府场镇、新滩镇、汊河镇、瞿家湾镇,告诉您洪湖十大强镇排名的详细信息。

洪湖各镇经济排名前十 洪湖十大强镇排名

峰口镇

万全镇

万全镇位于万全区东北部,属浅低山丘陵区,东邻张家口主城区10公里,南距县城孔家庄10公里,北靠坝上草原10公里,镇区内交通条件优越,区位优势明显。全镇辖14个行政村(9村5街),总户数6135户,总人口14955人,其中农业人口13760人,人均纯收入7814元。总土地面积71.2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8640亩。农作物以玉米、谷物、豆类、薯类、葵花等为主,养殖业较发达。万全镇辖区内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万全卫城,文化底蕴深厚,文物遗存丰富,是发展文化旅游的特色资源。 近年来,镇党委、镇政府紧紧围绕“转型升级、绿色崛起”目标,以卫城保护开发为中心,持续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大力培强“粮食加工业、文化旅游”两大立镇支柱产业,全镇经济综合势力明显增强,社会各项事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是文化旅游产业逐步成型。万全卫城始建于明洪武26年(1393年),属明代长城“九边”军方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万全卫城地处咽喉要塞,北控大漠,南望京都,是拱卫京畿的门户,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为大明王朝防御北元南下入侵,巩固国防做出了突出贡献。明末清初,随着国家的统一,民族的融合,万全卫城经济迅速发展,成为方圆数百里的经济贸易中心,成为张库商道上对蒙俄贸易的物资中转站和集散地,同时也成为草原文明与农耕文明交融的汇集地。随后,万全卫城经历了民国社会的动荡,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洗礼,新中国成立后,成为万全县老县城,见证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如今,万全卫城是全国保存最为完好的明代卫城,被誉为“明代卫所制活化石”,其城墙、部分古民宅等文物建筑保存完好,风格独特,工艺精湛,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科研价值和艺术价值。2006年,万全卫城被评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万全镇被评为河北省历史文化名镇。 2014年10月,万全区委、区政府启动了万全卫城文化产业园区建设项目,总体思路是:坚定不移贯彻落实“文化活区”发展战略,围绕“保护古城,建设新城,打造特色小镇”的总体思路,依托万全卫城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和区位优势,以文物保护为前提,全力推进卫城的开发建设和运营步伐,不搞大拆大建,不搞复古运动,构建“传统文化+现代文化、历史古城+人文体验、文化艺术+旅游休闲”为一体的文化产业体系,不断叫响600年卫城“因武而生、因商而荣、因文而昌”的历史文化品牌,力求与崇礼滑雪、草原天路等周边旅游景区互融发展,力争在2022年前,打造成为国内外知名的中国北方文化艺术之城。 二是农业发展转型升级。近年来,万全镇大兴农田水利建设,可灌溉农田面积发展到13000余亩,农业发展逐步加大转型升级步伐,形成糯玉米种植、杂粮种植、错季蔬菜种植和西甜瓜种植4大主导农业产业。发展糯玉米14000余亩,与“中绿”、“穗康”等企业保持了稳定订单种植合作关系;发展张杂谷等杂粮3000余亩,以合作社为依托,包装品牌打入周边旅游市场;发展西兰花、紫甘蓝等错季蔬菜5000余亩,直销北京各大批发市场和超市;发展西甜瓜2000余亩,深受张家口市区消费者青睐。 三是燕麦产业规模壮大。万全镇燕麦加工已有30多年历史,拥有燕麦加工企业100多家,目前为全国最大的燕麦加工基地。年生产莜麦产品6万吨,可消化张北、沽源、康保、尚义四县80万亩的莜麦产量,产品已开发生产出煮食燕麦片、速溶燕麦片、莜面方便面等10多个系列30多个品种,年销售收入达1亿多元。产品畅销国内30多个省、市、自治区,并出口美、日、韩、法等国。 四是乡村旅游初显成效。全镇先后有10个村街被列入美丽乡村建设重点村,围绕 “十二项专项行动”,累计实施各类工程282项,总投资达1.5亿元。全镇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农村环境显著提升,富民产业持续壮大,乡村旅游逐步成型,村级治理更加有序,村庄和谐稳定,得到群众的普遍认可。西南街采摘园被评为“省级观光采摘果园”, 佑卫生态公园、西南街采摘园、西北街村史馆、电商中心等都成为全区乃至全市的精品工程。 五是生态环境持续优化。以助推卫城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为目标,持续加大造林绿化力度,通过招商引资、储备林建设、美丽乡村绿化、苗木基地建设等多种方式,实施廊道绿化、生态富民、山体增绿、村庄插绿、生态公园等5大工程,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旅游效益有机结合、互促并进。五年来,累计投资8200余万元,累计栽植各类树木40多万株,绿化面积达10216亩,实现森林覆盖率提升15个百分点,达到39%,拉开了“城内看文化、城外看生态”的乡村旅游框架。 六是脱贫攻坚闯出新路。不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业转型发展,建设机井38眼,铺设管灌3.6万余米,全镇可灌溉农田面积达到63.8%。以合作社为支撑,采取“企业+订单”模式,发展鲜食玉米基地1339亩,带动114户,户均增收1800元。以村集体为主导,采取“合作社+入股”模式,建设观光采摘园、经济林和储备林2555.895亩,实现生态建设和农户增收双赢,带动736户,户均增收1000元。以招商引资为引领,采取“土地流转+务工”模式,全镇通过发展蔬菜集中连片种植,共流转土地912户、流转面积4296.2亩,户均增收1500元。优先使用贫困劳动力,长期用工180人,年人均工资0.8万元;季节性用工391人,月工资3000元以上,按2个月计算,人均收入6000元。以扶贫资金为引导,采取“入股+分红”模式,与5家龙头企业合作共赢,带动683户户均增收500元。以卫城开发、美丽乡村建设等项目为助推,吸收本地剩余劳动力500余人,实现家门口务工,人均增收5000元。另外,借力文化旅游和乡村旅游,大力培树旅游服务业,发展农家院、农家民宿50余户,整合燕麦、杂粮、马肉等特色农产品,包装品牌,打入旅游市场,开辟了新的增收渠道。 2014年7月,万全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万全卫城 万全卫城位于万全县万全镇,万全城是一座古老的军事城堡——说它古老是因它的“年龄”比北京的紫禁城还要长10年左右——己经616岁了。它历经明代戍边战争及蒙汉通商,清代裁卫设县及民族融合,民国社……详情>> 八〇二观礼台 1981年4月至10月,在我国华北地区举行了一次空军、步兵、炮兵、装甲兵、工程兵、导弹兵、通讯兵等多军兵种参加的联合军事演习。代号“八〇二”军事演习,也称华北军事大演习。演习期间,我县配合部……详情>> 八0二军事演习观礼台 八0二军事演习观礼台位于万全镇盆夭村北1000米处,西距万全卫城2.5公里。总面积约13071平方米,由土方和石料修筑而成。1981年9月15日至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在坝上和万全县……详情>>

黄家口镇

新滩镇

新滩国土面积11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7万亩,总人口3.8万,其中农业人口2.7万,现有37个行政村(场),198个 村民小组。2002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16844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2486元。 一、地理环境 新滩地处洪湖、仙桃、汉阳、嘉鱼四县(市)交界处,长汉与汉水支流东荆河交汇环绕,历来是江汉平原腹地水陆交通之要冲。横贯全境的汉洪公路上通荆州诸县(市),下连武汉三镇,长江“黄金水道”运输便利,上接洞庭巫峡,下达苏杭浦东。新滩处于武汉一小时经济辐射圈内,信息来源广,经济贸易活、产品集散快。 二、自然资源 新滩土壤肥沃,耕层适中,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境内河渠纵横,湖泊连贯,港汊星罗,池塘棋布。全境水域6.1万亩,其中湖泊2.9万亩。境内有北洲、白斧池两大芦苇站,年产芦苇可达3万吨。森林面积10810亩,森林覆盖率6.5%,新滩年粮食产量28000吨,油料3700吨,蔬菜45000吨。 三、经济建设 立足水乡实际,新滩大力发展特色水产养殖。现已形成以坪坊渔场,南堤村为龙头的下内荆河沿线水产养殖区,以磁器湖渔场、东湖、车路村为龙头的磁器湖沿线水产养殖区和以同进、江里、新洲等村为龙头的沙套湖沿线水产养殖区及以大兴岭、补垸村为主的银鲫养殖基地和以上湾为主的网箱养殖基地,水产养殖面积3万亩,水产品总量突破2万吨。引进省高效农业开发科研所养鳝新技术,引资400万元创办了今来地鳝王有限责任公司,建成了800亩黄鳝养殖、繁育基地,年产黄鳝40万公斤。面向武汉等大中城市,重点发展蔬菜种植。现正在汉洪线两侧建设万亩蔬菜基地,年产值达3000万元,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新滩现有造纸、化工、铸造、酿酒、加工、制鞋等民营企业25家,民营户1100户,其中产值超10万元的有50家。近年来,新滩从武汉引资100万元,盘活了长江造纸厂,成立了武汉白兰纸业有限公司洪湖分公司,从嘉鱼引资400万元,创建了中外合资新宜皮件有限公司,2002年完成国家税收150万元。2003年5月,新滩又与湖北福星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签订了意向协议,计划引资2000万元开发生产“丰之露”光合液肥。. 2014年7月,新滩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沙口镇

沙口镇位于英德市北部的北江河畔,毗邻韶关曲江、翁源两县。总面积36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2650亩,境内辖13个村委会、1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42000多人。 沙口镇的支柱产业主要是“两水产业”,水泥厂的年产能力达50万吨,小水电装机总容量达7000千瓦,自发自用电力丰裕。矿产资源丰富,是英德市“英石”的主要原产区之一。 史老墩遗址 史老墩遗址位于英德市沙口镇清溪村北江东岸的一级阶地上。年代为新石器时代至商时期。1996年发现。1996~1998年发掘200平方米。文化层最厚达3米多。文化内涵分两期。第一期为新石器时代,……详情>> 沙口镇民俗文化 英德闹花灯 “闹花灯”是流行于英德市沙口镇的民间舞蹈。据传从中原地区传入,沙口镇的清溪、红峰等村均有此习俗,其中又以清溪村为最。清溪闹花灯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明代初期,从福建迁居于此就开始有闹花灯的习俗,黄氏家庙……

府场镇

洪湖市辖镇。1949年属沔阳县第十六区,1951年划入洪湖县第六区(即曹市区),1984年组建府场镇。位于市境西北部,距市府43.7公里。面积31平方公里,人口2万。有公路至新堤,有柏油路通达中村。辖文当、堤潭、李有口、郭口、太平桥、船码头、双湖、农科所、曙光、农业10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化工填料、电线电缆、生物制药、彩印、五金、纺织等行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棉花。. 2014年7月,府场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2009年1月,府场镇上榜第二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 2005年10月,府场镇上榜第一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

汊河镇

汊河镇,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商贾云集,贸易活跃。位于来安县城以南37公里的皖苏交界处,一河之隔,毗邻南京市的永宁镇,104线国道贯穿境内,沿国道8公里可到达南京高新技术开发区和京沪铁路浦口中转站,15公里可到达南京市区中心,48公里可到达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滁河、来河、清流河作为省、市、县界在此交汇。汊河镇的独特地理位置,便利的水陆交通,成就了历史上的“鱼米之乡”,九十年代初即被省政府确定为省五大边贸重点发展集镇之一。 汊河镇现辖有19个村民委员会,2个居委会,200个村民小组,6500多个农户,总人口2.85万人,国土面积74.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5万亩,2004年工农业总产值3.18亿元,财政收入28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70元。 在未来五年,我们决心把汊河镇建设成为以加工制造业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工业和高新技术企业,逐步形成工业经济、商贸流通、休闲度假、观光农业为一体的经济强镇。我们所要实现的财政收入的规划目标是:2006年计划实现税收收入800万元,较上年增长100%;2007年计划实现税收收入1500万元,增长87.5%;2008年计划实现税收收入2500万元,增长66.7%;2009年计划实现税收收入4600万元,增长80%;2010年计划实现税收收入7000万元,增长55.6%。 为了实现以上的宏伟规划目标,我们的具体措施是: 一、全力打造汊河工业新区。 汊河工业新区建设起步于1999年初。2004年下半年,经南京大学规划设计院进一步规划设计,规划建设面积为6平方公里,通过七年的发展建设,目前已建成3.3平方公里。2005年新征用近千亩土地,投资320万元的一纵三横水泥道路,于2005年9月29日全面施工建设,预计2006年元月20日竣工。至2005年9月中旬。已有苏、浙、沪、闽等地的16家企业落户汊河工业新区,已有3家正式建成投产,8家正加紧建设,5家即将开工建设。在汊河新区内,总投资530万元的35千伏变电所已经省电力部门批准,即将开工建设,电信光缆已经铺设完毕,用于新区排水的万庄电站,新区的自来水筹建等项目已被省水利厅等部门批准立项。. 2022年1月,汊河镇被命名为2021年度安徽省森林城镇。 2021年10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2021年淘宝镇名单,汊河镇榜上有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宝镇,汊河镇榜上有名。 2017年8月,汊河镇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认定为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 2014年7月,汊河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汊河镇名人 吴成华 吴成华1946年1月出生于来安县汊河镇。1964年参军,中共党员,大专文化,现任第二炮兵政治部高级工程师,大校军衔,技术五级。1964~1968年,任工程兵53师121团战士、排长;1969~1985 李延智 李延智1942年7月生于来安县汊河镇,中共党员。1961年毕业于南京十七中,同年入伍,任卫生员。入伍期间荣获“五好战士”称号。1964年退伍后任汊河卫生院全科医生,1976年兼任防疫员,1981年升为

瞿家湾镇

瞿家湾镇地处洪湖市西部,西接监利柳关,南倚百里洪湖,北枕洪排大河,东临沙口新场,三横两纵的自然水系,将整个镇域划分为功能各异的不同小区,突显水乡新镇的特色风貌。瞿家湾镇位于东径11316',北纬2931'。全镇国土面积42.5平方公里,镇区面积7.5平方公里,总人口3.2万,耕地面积13715亩,大湖养殖水面10万亩,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瞿家湾是一块红色的土地,革命的火种曾经在这里保存和燃烧,贺龙、周逸群、段德昌等老一辈革命先烈曾在这里浴血战斗过,昔日湘鄂西革0据地的首府就坐落在这里一条饱经沧桑的老街上,这条老街也早已列入国家文物重点保护单位,现存有革命旧遗址39处,成为全国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湖北省国防教育基地。 近几年来,瞿家湾镇抓住机遇,抢借外力,大力发展以生态农业、现代加工业和旅游观光业为基础的三位一体的特色经济,同时投入近十亿元,高起点、高标准地大力发展城镇建设,使红色苏区面貌焕然一新,以唐城大道为轴心的新型工业园区展示着大都市现代企业的风貌,以蓝田生态园为中心的国家AAA-旅游风景区突现着湖光水色、海市蜃楼的壮观,以明清一条街为核心的古建筑群飘逸着古色古香的民俗风韵……,整个镇区之内,街道宽阔,高楼林立,红花锦簇,绿树成荫,一入夜,万灯齐明,霓虹闪烁,使整个瞿家湾似一颗耀眼的明珠,镶嵌在洪湖之滨。尽显现代都市之风貌。. 2014年9月,环境保护部授予瞿家湾镇2012年—2013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2011年12月,湖北省环境保护厅命名瞿家湾镇为2011年度湖北省省级生态乡镇。 2011年7月,瞿家湾镇入选第二批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 2007年5月,瞿家湾镇被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公布为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湘鄂西苏区瞿家湾革命烈士纪念碑 湘鄂西苏区瞿家湾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荆州市洪湖市瞿家湾镇。洪湖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中心,洪湖市瞿家湾是湘西苏区首府所在地。1927年至1934年,以贺龙、周逸群、段德昌为代表的……详情>> 瞿家湾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旧址群 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瞿家湾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旧址位于湖北省洪湖市西部的瞿家湾镇,距洪湖市区55公里,距武汉市140公里。洪湖瞿家湾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旧址共有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39处……详情>> 瞿家湾镇特产与美食 洪湖莲子 洪湖莲子,湖北省洪湖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洪湖莲子出产于生态环境优良的洪湖湖区,产品颗大粒圆、皮薄肉厚,兼有清香甜润、微甘而鲜的风味。具有广泛的食用和药用价值。 洪湖莲子产品颗大粒圆、皮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