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豆整理了鹿泉各镇经济排名前十,它们有获鹿镇、铜冶镇、上庄镇、李村镇、大河镇、东旧寨镇、山尹村镇、黄壁庄镇、宜安镇,告诉您鹿泉十大强镇排名的详细信息。
李村镇
2021年10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2021年淘宝镇名单,李村镇榜上有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宝镇,李村镇榜上有名。 2020年3月,李村镇入选2019年度山东省省级耕地保护激励乡(镇、街道)。 2019年12月,李村镇被认定为第一批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乡(镇、街)。 2017年12月,李村镇入选2017年山东省卫生乡镇名单。 李村镇地处“中国牡丹之乡”——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西北部,北依黄河,是牡丹区唯一的沿黄乡镇,总面积83平方公里,辖32个行政村,总人口6万余人,耕地面积7.9万余亩。 行政区划 李村集村、高李村村、刘李村村、辛寨村、 李村镇 找李村、大郭村、泮店村、朱庄村、西李庄村、东李庄村、宋楼村、梨园村、安庄村、大刘庄村、高寨村、王胜屯村、张闫楼村、兰口村、贾庄村、郝寨村、油楼村、李囟研姓澧、岔河头村、马厂村、左庄村、大屯村、白庙村、魏楼村、王河圈村、刘楼村、卢海村、杨镇村、坡刘庄村、南孟庄村、何庄村、南庞庄村、石尧村、徐河村、西南隅村、西北隅村、曹庄村、朱庄村、程海村、西高庄村 资源优势 李村镇北魏时即为离狐县城所在地,唐朝开国名将李勣(徐茂公)、中国佛教临济宗创始人——临济禅师均出生于此,境内有李勣墓、庄子完成《南华经》的庄子台、清末山东巡抚丁宝桢治理黄河的工程——障东堤、及其题写的《障东堤碑》等古迹。革命战争年代,又为冀鲁豫边区南华县所在地。在新时期,李村镇以其各方面的优势成为各方人士的投资宝地。 区位优越,交通便捷李村镇北与河南濮阳隔河相望,南靠菏泽市0所在地——牡丹区,西接“西瓜之乡”——东明,东临“中国人发之都”——鄄城,区位优势明显。境内长(垣)东(明)黄河公路大桥、黄河浮桥连接鲁豫两省,日(照)东(明)高速直通山东半岛,刘(口)民(权)公路直达市区,沿黄公路、黄河大堤公路沿河而建,四通八达。 李村镇 资源丰富,独具特色全镇土地宽阔,土质优良,光照充足,水利设施完善,油气资源丰富。农业生产得天独厚,形成了林业、畜牧、西瓜、棉花、水稻五大优势产业,建有五处集贸市场和西瓜、林业两大专业市场;林业生产自2000年以来发展迅速,全镇营造速生丰产林5万余亩,防护林1.5亩,农田林网6万亩,木材总蓄积量达25万立方米,林木覆盖率31%;油气资源储量丰富,全区独有,优势明显,已探明油气储量近4000万立方米,是-白庙油区所在地,现建有油井60余眼,集气站两座。 经济状况 设施完善,经济腾飞镇内建有初级中学三所,卫生院三所, 李村镇 供电站两处,邮政局、电信所、农村信用社各两处,就医、就学方便,供水、供电、通讯、通信、金融等各项基础设施完善。在此基础上,李村镇党委0以农业生产为基础,以工业生产为依托,以第三产业为保障,狠抓招商引资和农业结构调整,狠抓小城镇建设和农村劳务输出,实现了工农业生产的迅猛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截至2005年底,农民人均纯收入3050元,工业生产总值1.26亿元,财政收入321万元。工业生产形成了以顺宏纺织、庆源纺纱为主体的棉纺加工工业区和以海河保温、信轩中碱棉厂为主体的保温材料工业区。林木加工工业区和油气工业区正在形成,发展潜力巨大。
获鹿镇
2021年10月,获鹿镇上榜2021年全国千强镇名单,排名第562位。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获鹿镇人口数量为12.52万人,位列鹿泉区各乡镇人口数量排行榜第1位。 2011年10月,环境保护部授予获鹿镇2011年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之“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 获鹿镇位于河北省鹿泉市中部, 是鹿泉市、文化活动的中心,总面积66.52平方公里,辖28个行政村,总人口3.1万人。 获鹿镇属温带半润大陆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 13.4℃。年日照量2547小时,全年无霜期197天以上。 获鹿镇属低丘陵区,地势由西向东延缓倾斜,西部太行山区,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有13种,主要有:大理石、石灰石、花岗岩、安山岩等,东部平原农业生产发达,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花生、大豆等农作物,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丰富,境内有黄峪、下聂庄、 杜庄等大小水库7座源泉渠、引岗渠、计三渠贯穿其间。西依山西“煤海”,是外运的主要通道,距国家重要火力发电站一上安电厂公几公里,北临国家“八五”重点工程西柏坡电厂,境内有八街热电厂等,能源供应充足。 交通十分便利,获鹿镇东距省会石家庄15公里,距石家庄民航机场20公里,石太、大宋铁路、307国道和石太高速公路从境内通过,全镇村村通公路,通讯畅通。 工业基础雄厚,全镇建材、造纸、陶瓷、铸造、轻纺、电子等六大行业较为发达,98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50169万元, 利税15943万元,主要产品“ 雪莲牌”白水泥远销韩国、日本,“奥宝”牌新闻纸,“白鹿”牌搪瓷、“青石岭” 牌、“石娘”牌水泥等产品畅通全国。 第三产业发达,商业、饮食、服务、运输等行业占全镇经济比重达50%以上,文化娱乐设施齐全,旅游资源丰富,西有天下奇寨“抱犊寨”雄奇秀美,境内九景山庄,风景怡人,向你展现综合性现代山水园林的独特魅力。 改革开放以来, 获鹿镇各项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连续多年被省政政府评为“百强乡镇”。尤其近年来,我镇制订的以“环城、环山、环路” 为重点的经济发展战略,使我镇经济取得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现在,我们正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进一步优化 一座更加开放,更加繁荣的新型城镇将展现在世人面前。 获鹿镇人发热诚迎国内外客商来我镇投资办厂,洽谈项目,共谋事业。.
宜安镇
宜安镇地处鹿泉、井陉、平山三县交界处,辖23个行政村,2.7万人,总面积69.97公里,耕地面积3.3万亩,农民人均纯收入6930元。 宜安镇交通、通讯便利,区位优势明显,距省会石家庄22公里,石闫路、宜沙公路、大宋铁路人字型纵穿全镇,南太行、北中山如两支臂膀紧紧相拥,是通往革命圣地西柏坡的必经之路。资源、能源充足,已探明的高品质石灰岩、凝灰岩、铁矿、白云岩等资源储备丰富。 宜安镇属工业型乡镇,素有“水泥之乡,建材基地”之美誉,随着新型工业化的不断迈进和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不断加大,逐步形成了以水泥建材工业为主导,交通物流、特种养殖、农产品深加工、生态观光旅游为补充的经济发展格局。辖区现有各类企业94家,年产值达37.2亿元。华北最大的水泥生产基地金隅集团鼎鑫水泥有限公司、全省循环经济示范点河北国能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均落户宜安。今年河北燕赵水泥有限公司、鼎鑫水泥有限公司二期技改两个日产熟料4000吨的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相继点火投料运行,标志着全镇水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由于宜安镇产业特色突出,发展优势明显,2008年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确定为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 近年来,宜安镇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非常注重环境建设,积极推行节能减排,治理环境污染,将辖区内34条机立窑全部拆除,二氧化硫排放量年削减935吨,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勤劳淳朴的宜安人民乘风破浪,与时俱进,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先后获得“全国亿万农民健身先进单位”、“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河北省百强乡镇”、“石家庄市十强乡镇”、“鹿泉市经济强镇”等众多荣誉称号。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宜安镇人口数量为2.31万人,位列鹿泉区各乡镇人口数量排行榜第8位。
铜冶镇
铜冶镇位于河北省省会西南,紧邻石家庄市区。面积72.2平方公里,辖25个行政村,5.4万人,是鹿泉市南部的经济重镇。 近年来,铜冶镇紧紧围绕“打造绿色铜冶,建设现代化强镇”发展定位,实现了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遵循“牵龙头,带基地,联农户”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思路,以“奶牛、葡萄、特菜”为主的农业“三小龙”产业化格局已经形成,40%的农户通过产业化走上富裕道路。 企业蓬勃发展。形成了以乳品加工、精密铸造、特种轧辊、塑料加工、高新技术五大行业为主的新兴工业体系,年创产值30亿元。全镇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近年来,共投资5亿元兴建了一系列与农民生产、生活相配套的公益设施,城镇管理规范有序,小城镇建设走上专业化综合开发的良性循环轨道。 卫生、文教、体育事业全面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迅速,拥有各类医院、诊所28所,基本做到了“小病不出村,大病疑难病不出镇”;教学质量位居鹿泉市前列;;连续多年保持了省级“群众体育先进乡镇”、“文明乡镇”等荣誉称号。 旅游资源丰富。辖区内封龙山海拔812米,以雄奇壮美和“两大道观、三大石窟、四大禅林、五道汉碑”享誉国内外。与之毗邻的是林木茂密、山场辽阔的“西山森林公园”和风光秀丽的“龙凤湖”。 一个“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文明富裕”的新型卫星城镇已展现在省会石家庄的西南方。. 2021年10月,铜冶镇上榜2021年全国千强镇名单,排名第451位。 2020年9月,铜冶镇上榜2019中国中部百强镇,位列第86位。 2014年7月,铜冶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东旧寨镇
遵化市辖镇。1953年为兆家峪、大寨、梁屯、阎家峪、温庄5乡,1956年并为周铁庄乡,1958年属东风公社,1961年建东旧寨公社,1984年改乡,1987年改镇。位于市境东南部,距市府18公里。面积76.6平方公里,人口2.6万。通公路。辖东旧寨、姚家峪、河东、黑峪沟、桓庄、灰岭子、徐家套、东崔庄子、周铁庄、祝店子、大田庄、阎家峪、东张庄、双泉寺、七户、幸福村、西旧寨、现光寺、金牛寺、范家岭、温庄、梁屯、高户庄、五虎岭、大寨、徐店子、西张庄、石桥头、扬庄29个村委会。乡镇企业以地毯、食品加工、机械等为主。农业主产玉米、小麦、红薯、高粱。盛产苹果、核桃、梨等。.
上庄镇
2011年10月,环境保护部授予上庄镇2011年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之“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 庄镇位于安徽省绩溪县西端,距县城39公里,毗邻世界著名风景区——黄山,与歙县、旌德县接壤,总面积79平方公里,辖7个村民委员会,63个村民组,4508户,14722人;地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自然条件较好;境内群山环抱,河溪网布,土地肥沃;对外交通依托一条12里的二级公路连接省道,全镇已实现村村通山路,交通方便。上庄是久负盛名的历史文化名镇,自古商贸发达,名人辈出,素有“小上海”和“文化之乡”的美誉,现为安徽省63个重点中心镇之一和历史文化保护区,2005年又被确定为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发展试点镇。 上庄镇是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新文化先驱胡适、清代徽墨四大家之一——胡开文的故乡,有胡适故居等一大批人文最景点,近年来镇旅游业逐步崛起,且具前景。 此外,上庄镇内尚存大量明清古民居、古桥、砖雕、木雕随处可见,且大多保存完好。. 曹诚英墓 曹诚英是民国时期有名的才女,天生丽质,聪敏好学,但生未逢其时,所学到的知识未能得到充分施展。当年国内学术受政治影响,生物界都以米丘林-李森科的细胞遗传学为宗,魏斯曼-摩尔根主义遗传学被斥为唯 余川村古民居群 余川村古民居群余川村位于绩溪县上庄镇,其村历史底蕴深厚,古民居众多,其中29号、14号、4号古民居保存较为完整。汪开朗宅户主在幼时被汪裕泰茶庄创始人汪立政带到上海从事茶叶生意。该宅坐落在上庄 石家村古建筑群 石家村古建筑群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绩溪县上庄镇境内。石家村传统规划意识浓厚,构律规整,街巷纵横笔直,有如棋盘,故有“棋盘村”之称。石家村的建筑格局在皖南古村落中独一无二,具有特别的保护价 绩溪魁星阁 魁星阁坐落于上庄镇石家村,清人石承谟为振文风兴建魁星阁,乾隆十六年(1751)告竣,1984年重修,整幢建筑保存完整。占地47平方米,平面正方,歇山式屋顶,飞椽承挑屋檐。台明四角立方形石柱四 余川环秀桥 环秀桥坐落在上庄镇余川村村口,建于晚清,建筑面积355平方米,该桥为四墩三孔石拱桥,桥长27米,宽4米,高7米,常溪河从环秀桥下流过,环秀桥既是余村的水口桥,又是连接上庄与该村的际桥。由清末 乐安亭 乐安亭坐落在上庄镇旺川村东北0.5公里处,是旺川通往寺后村的必经之地,始建于明代,路亭东西通向,高5米,宽5.1米,长4.4米,占地面积25平方米。通体用花岗岩条、块石砌筑,平面呈长方形,直
大河镇
大河镇位于容城县城东南方向,镇政府驻地大河村,南邻安新县大王镇,北衔八于乡,西接容城镇,东邻平王乡,办公电话0312—5678660。辖区总面积32平方千米,辖15个行政村,总人口2.5万人,党委下设28个党支部,其中农村支部15个,党员1050名。 历史沿革 1953年建张市乡,1954年8月撤区后,设张市乡。1956年底并大乡仍设张市乡。1958年6月划归定兴县,同年8月并入徐水县,1958年建成张市公社。1961年3月划小公社称张市公社。1962年复置容城县,仍为张市公社,1984年复置张市乡,1994年设张市镇。2000年迁今址,更名大河镇。 自然特点 大河镇地处海河流域平原,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属大陆性季风气候,春秋多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为11.9℃,最高气温42.1℃,最低气温-26.7℃。年平均降雨量为541毫米,土地为黄沙土,土质较肥沃。 社会文化特点 大河镇共有幼儿园9所,小学6所,初中1所,乡镇卫生院1所,卫生室/站31所,农村文体活动广场10个,体育建设点8个。 人文历史 大河镇锣鼓队、秧歌队、广场舞、书法爱好者等民间文误团体蓬勃发展,共计20多个常年活跃于乡间田野。音乐类非遗物质文化蓬勃发展,如河西村的肖家吹打班、南文营村的小车会、南郑村的唢呐、西里村和东孙村的京剧、留村的老少林和美猴王远近闻名。自雄安新区在全域范围内开展了“记得住乡愁”专项普查计划以来,通过与村内老人、老干部、老党员、村医等知情人士走访座谈,大河镇共发掘出具有代表意义的乡愁符号多达319处,其中老宅50处,老树249棵,石碑、石刻6处,老井1处,塔寺3处,公共建筑6处、遗址古葬4处等。 特色产业 特色主导产业为服装加工和毛绒玩具加工及其附属产业。为中国三大衬衫生产基地之一,服装产业兴起于1976年,最先发源于大河村,由此揭开了容城服装产业发展的序幕,在八九十年代达到蓬勃发展时期,到现在已经有四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主要集中在大河村、胡村、西里村和东里等村。此外,东孙村、胡村、留村等均有服装、布毛玩具和服装辅料等企业。服装及相关行业吸纳了很多劳动力人口,是民生支柱产业,同时大河镇服装产业的发展获得荣誉、奖励无数,多次受到省、市、县领导人的表扬。 毛绒玩具加工及其附属产业起源于九十年代,最先在南文营村蓬勃发展,后辐射到周边村,现如今毛绒玩具及其附属产业分布广,已覆盖辖区内全部村,并形成了从生产到销售产销一条龙完整的产业链。近些年,随着电商行业的兴起,淘宝、天猫、阿里巴巴、拼多多等多种平台的店铺也随之蓬勃发展,据了解每家店铺的年销售额均在百万左右。特别是2016年大河镇西里村被中国阿里研究院申报并命名为“淘宝村”最为典型。 2021年10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2021年淘宝镇名单,大河镇榜上有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宝镇,大河镇榜上有名。
山尹村镇
山尹村乡位于河北省会石家庄市西南15公里处,南接元氏县,西倚太行山,山区、丘陵、平原由西向东依次展开。交通便捷,装院路、石南路从境内穿过,全乡辖7个行政村。总面积24.9平方米,其中耕地面积21797亩,全乡总人口12043人,其中农业人口16532人,辖区旅游资源丰富,龙凤湖渡假村位于境内,湖光山色,相映成趣,河北历史文化名山封龙山座落在乡西部,山清水秀,古迹众多,是观光旅游的理想所在和投资建业的首选之地。 近年来,山尹村乡以建设经济强乡为目标,认真贯彻实施鹿泉市委、市政府抓投入、打基础、增后劲的经济工作思路,狠抓优化投资环境、招商引资、项目建设、鼓励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农业结构调整等重点工作,全乡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保持了快速发展。2001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6874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420元。.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山尹村镇人口数量为1.38万人,位列鹿泉区各乡镇人口数量排行榜第10位。
黄壁庄镇
黄壁庄镇位于鹿泉市最北端,西依黄壁庄水库,北与灵寿县相邻 ,东有滹沱河环绕, 南与李村接壤。全镇总面积为32.50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村,4684户,总人口16961人,其中农业人口16396人,非农业人口592人,耕地面积18444亩,人均耕地1.09亩。 黄壁庄镇全镇属平原,温带湿润性气候,西傍黄壁庄水库,中、南部农业区,东北部为林区。其特点 是:一农业发达,物产丰富,农作物以冬小麦、玉米为主;二水面宽阔,东北河滩及沙地较多,林果业兴旺;三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四水电通讯发达,电力充足;五水资源丰富,地表水、地下水充裕,石津渠、滹沱河水皆可引用;六人多地少;劳力富余;七无环境污染。 - 经济收入 近年来,黄壁庄镇党委政府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大力实施“开放兴镇”和“科教兴镇”两 大战略,优化一产,强化二产,活化三产,招商引资,发挥本镇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努力发展特色产业促进黄壁庄镇发展,98年黄壁镇实现社会总产值22582万元,工农业总产值19509万元, 乡镇企业总产值17225.2万元, 乡镇工业产值14107万元, 总产值5402万元,粮食总产9830吨,亩产710公斤财政收入23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883 元,实现小康镇。 - 基础设施及经济开发 黄壁庄镇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交通便利。黄壁 庄水库为我省(国)著名水库之一,在全省乃至全国远近闻名,该镇地处灵(灵寿)、正(正定)、平(平山) 、鹿(鹿泉)四县交界之处,东至正定县界4公里,南鹿泉市20公里,西至平山10公里, 北距灵寿4公里,东南距石家庄市25公里,石灵公路、京获公路南北贯通, 与鹿泉、灵寿、平山、石家庄的公路四通八达,平山-北京的长途汽车每天经镇区往返通过,204路汽车直抵黄壁庄。 黄壁庄镇东北域广阔,气候温润,空气清新。东部林区菜果、梨树一千四百余亩,石市园林局林区七千余亩,十分广阔,每逢春天,树木葱郁,百花争艳,鸟语花香; 夏天,气温比其他地方低3-5℃;秋天果实累累,香气宜人,是游客旅游避暑和休憩的理想场所,同时,也为开发旅游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好条件。 邮电通讯发展迅速,电力充足,黄壁庄邮电局在镇政府所在地,全镇实现了村村通电话。黄壁庄水利发电厂、黄壁庄变电让建在黄壁庄,电力充足,用电方便,现在,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黄庄镇是投资者的风水宝地。 黄壁庄镇政府设在镇区西北部的黄壁庄村,是全镇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中心,各种机构设置完备。较大的驻镇企业事业单位有:河北省太行制药厂、黄壁庄水库为管理处、黄壁庄发电厂、黄壁庄邮电局、黄壁庄电管站、黄壁庄工商银行等。 石灵公路、京获公路穿镇而过,204车终点站设在镇政府南200米处。 - 区位优势 黄壁庄镇交通便利、通讯发达、基础设施完备,公路四通八达。航空往来便利,距石家庄民航机场仅有20公里。 黄壁庄镇水力资源丰富,不仅地表、地下水丰富,而且黄壁庄水库、滹沱河、石津渠的水亦可引入利用。 黄壁庄镇电力充足,镇区有黄壁庄发电厂,黄壁庄变电站,高、低压线路,纵横交错,形成网络。 黄壁庄邮电事业发展迅速,连网电话装机总量达到1600多部,已接700多部,同时开办电传、国内、国际电话直拨等项服务。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黄壁庄镇人口数量为1.39万人,位列鹿泉区各乡镇人口数量排行榜第9位。